中秋已過,秋意漸濃,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拂過的風都帶著絲絲涼意。仲秋氣候多變,空氣相對干燥,如果身體素質(zhì)較差,難免會出現(xiàn)感冒咳嗽、腸胃不適等問題,此時就宜食用養(yǎng)胃潤肺、增強抵抗力的食物。
老話說得好,“秋季吃五根,身體穩(wěn)扎根”。那么,仲秋吃哪五根,能助力身體“穩(wěn)扎根”呢?以下這5種食材,不要錯過哦~
1
滋補肺氣、增強抵抗力
山藥自古就是補氣佳品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記載山藥:“味甘溫,補虛羸,除寒熱邪氣,長肌肉,久服耳聰目明”。因此對秋季抵抗力差,容易寒邪入體的人來說,適當多吃山藥有補虛、增強抵抗力、滋補肺氣的好處。
【山藥牛蒡飲】
【做法】山藥15克、牛蒡子10克,直接入鍋煮水喝即可。
【好處】山藥性平,是滋補肺氣的好選擇;而牛蒡子也入肺經(jīng),能疏散風熱、利咽散結,對于風熱感冒、咽喉炎等都有緩解效果。
【注意】山藥與牛蒡子煮水是清火藥,當咳嗽明顯好轉后可以把牛蒡子去掉。
2
化痰養(yǎng)肺、潤腸通便
芋頭入脾胃經(jīng),中醫(yī)認為芋頭在“補”的同時還有“泄”的作用?!把a”能增進食欲、養(yǎng)胃補氣;“泄”能化痰養(yǎng)肺、散結理氣、潤腸通便。
唐代孟詵的《食物本草》中就曾提到芋頭能“療煩熱,止渴,令人肥白,開胃,通腸閉”。由此可見,多吃芋頭能增進食欲、促進消化、潤肺止渴、消煩除燥。
【鮮魚芋頭羹】
【食材】芋頭250克、鯽魚500克、胡椒、豬油、食鹽。
【做法】芋頭去皮切塊,鯽魚清理干凈后一起入鍋,加適量清水,開火煮至熟爛,再加入胡椒、豬油、食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
這是來自《食療本草》的食療古方,具有化痰養(yǎng)肺、健脾養(yǎng)胃的好處,尤其適于虛勞乏力、抵抗力差的人食用。
3
蓮藕
清熱潤肺、健脾養(yǎng)胃
《食療本草》記載:“藕養(yǎng)血、補氣、養(yǎng)神,久服輕身延年”。特別是秋季氣候干燥,容易出現(xiàn)肺熱咳嗽、皮膚干燥等問題,而蓮藕清熱潤肺,是除秋燥的養(yǎng)生佳品。但是生吃和熟吃側重的功效不同。
生吃:性寒,更重于清熱潤肺、下火除煩、消瘀涼血,可用于調(diào)理上火、身心煩熱等癥。
熟吃:煮熟后性質(zhì)由寒變溫,可養(yǎng)胃健脾、益氣養(yǎng)血,更適合脾胃虛弱、氣血不足的人群食用。
【琉璃酥藕卷】
【食材】蓮藕、胡蘿卜、雞毛菜、豬肉。
【做法】
1、蓮藕洗凈后切成薄片,胡蘿卜切丁后入鍋煸熟備用;
2、在肉泥中放入切碎的雞毛菜和胡蘿卜丁,攪拌均勻調(diào)成餡料,用藕片卷起餡料,上鍋蒸3分鐘;
3、將蒸好的蓮藕卷入油鍋煎一下,最后淋上由生抽、白糖、醋、花椒油調(diào)成的料汁即可。
【好處】蓮藕與富含鈣、鉀、胡蘿卜素的雞毛菜搭配,補充微量元素的同時還能健脾養(yǎng)胃。
注意:蓮藕的淀粉含量比較高,大家吃的時候可用其替代部分米飯、饅頭。
4
生津止咳、消燥除煩
茭白有蔬菜中的“水中參”之稱又含有蛋白質(zhì)、糖類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胡蘿卜素、多種礦物質(zhì)等營養(yǎng)成分,尤其是其中的鉀含量豐富,能輔助調(diào)節(jié)高鈉飲食引起的高血壓。
而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看,茭白味甘性寒,具有解熱毒、消燥除煩、生津止咳、利二便之效,特別適合在燥邪傷人的秋季食用。
但由于茭白性寒,脾虛、腹瀉之人不宜多吃。
【清炒茭白蘆筍】
【做法】
1、將兩根茭白洗凈切塊,一小把蘆筍切段;
2、熱鍋冷油,加入切好的蘆筍和茭白翻炒至半熟;
3、再添加適量的鹽、味精,炒熟后即可出鍋裝盤。
這是一道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在“國宴”上的菜。蘆筍本身的營養(yǎng)豐富,而其中含有的硒元素,是一種能抗氧化、抗惡性腫瘤的物質(zhì)。因此跟有“水中參”之稱的茭白一起清炒,可謂是“強強聯(lián)手”。
5
白蘿卜
生津潤肺、清熱利咽
白蘿卜性涼味甘辛,但生吃、熟吃側重的功效不同。
生吃:能生津潤肺、清熱排毒,秋冬嗓子疼痛、扁桃體發(fā)炎的情況,喝生蘿卜榨汁能緩解不適;有口腔潰瘍的也能用蘿卜汁漱口。
熟食:有下氣消食、化痰導滯的功效,適合脾胃虛弱導致的虛性腹脹、吃多了引起的食積腹脹、胃腸動力不足引起的便秘腹脹、受寒引起的寒性腹脹以及痰多咳嗽。
【蘿卜燉橄欖】
【做法】橄欖10顆切開、白蘿卜250克切塊、生姜3片,喜歡甜口的可以加幾顆紅棗調(diào)味,一起放入鍋中燉煮30分鐘。
橄欖又叫青果,有清肺利咽、生津止渴的作用,搭配上蘿卜,不僅能輔助改善咳嗽、咽喉痛,長期服用對于預防流行性感冒、支氣管炎也有一定作用。
蘿卜燉橄欖又被稱為“青龍白虎湯”,在古籍《王氏醫(yī)案》中就有記載其能預防上呼吸道問題的發(fā)生。特別適合天氣干燥的秋季食用。
(我是大醫(yī)生官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