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,可分為肝胃不和、脾胃虛弱(寒)、脾胃濕熱、胃陰不足、胃絡瘀血及脾虛氣滯6個證型進行中醫(yī)的辨證論治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個常見證型中醫(yī)辨證治療方。
中醫(yī)證型及藥方
1、肝胃不和證
(1)主要癥候:①胃脘脹痛或痛竄兩脅 ②噯氣頻繁 ③嘈雜泛酸 ④脈弦。
(2)次要癥候:①胃黏膜急性活動性炎癥②膽汁反流③舌質淡紅,苔薄白。
治則:疏肝理氣,和胃解郁
方藥:柴胡疏肝散加減(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川芎、香附、陳皮、佛手、蘇梗、延胡索、甘草)
加減:偏寒者加高良姜或烏藥;偏熱者加川黃連或山梔子;脹甚者加廣木香、砂仁;吞酸者加鍛烏賊骨、瓦楞子、浙貝母;痛甚者加川楝子。
2、脾胃虛弱(含虛寒)證
(1)主要癥候:①胃脘隱痛 ②喜按喜暖 ③食后脘悶 ④納呆少食 ⑤便溏腹瀉 ⑥四肢乏力 ⑦舌質淡紅,有齒印,苔薄白或白。
(2)次要癥候:①胃黏膜可見紅斑或粗糙不平 ②粘液稀薄而多 ③胃酸偏低 ④脈沉細。
治則:溫中健脾,益氣和胃
方藥:香砂六君子湯合黃芪建中湯加減(黨參、茯苓、白術、陳皮、廣木香、砂仁、黃芪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甘草)
加減:腹脹便溏者加炒扁豆、薏苡仁、蓮子肉;食后腹脹、噯氣者加香椽、佛手、炒三仙;泛吐清水者加姜半夏、草豆蔻;寒氣盛者加良附丸或干姜、肉桂。
3、脾胃濕熱證
(1)主要癥候:①胃脘灼熱脹痛 ②口苦口臭 ③脘腹痞悶,渴不欲飲 ④舌質紅,邊尖深紅,苔黃厚或膩。
(2)次要癥候:①胃黏膜急性活動性炎癥,充血糜爛明顯 ②小便黃 ③脈滑或濡數(shù)。
治則:清熱化濕,和中醒脾
方藥:三仁湯合連樸飲加減(黃連、黃芩、白蔻仁、蒲公英、生薏苡仁、法半夏、茯芩、厚樸、甘草)
加減:胃痛甚者加延胡索、川楝子、郁金;大便不爽者加大黃、枳實;惡心、嘔吐者加竹茹、生姜、佩蘭;納呆者加雞內金、谷芽、麥芽。
慢性胃炎的病因較復雜,其病位皆在于胃脘以下,始則與脾胃有關,繼而損及肝、腎。其病機多由脾胃素虛,內外之邪乘而襲之,使脾之清陽不升,胃之濁陰不降所致,故中醫(yī)對此辨證治療,以上藥方純屬分享借鑒,具體需找專業(yè)醫(yī)師進行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