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雖我早已告別少年時代,但早起的習慣,依然留在我的骨子里,它活生生地伴著我前行,在潛移默化中,讓身在異鄉(xiāng),遠離母親的我,不敢有一日貪睡,每日,必早起,早出發(fā),高效、盡早地處理手頭上的事務(wù)。
早起能助我們看到一個新世界,帶著露水,藏著希望,和從容不迫的新世界。
文 徐立新
編輯 易歡
本文首發(fā)于《時代郵刊》第400期
鄉(xiāng)下的人,多是喜歡早起的,無論男女老少,這似乎成了代代相傳的習慣,挑上貨,去街上做些買賣,牽出牛兒,去田地里干干活,拿出鋤頭鐮刀,去田埂上巡巡埂,砍砍草……實在無事可干,還可以灑掃庭院,拿上掃帚和抹布,除除塵,抹抹灰。
在鄉(xiāng)下,太陽曬到屁股,還不起床的“懶漢”,是很少的,就連那些雞鴨豬狗也會早早醒來,跑到戶外去,呼吸新鮮的空氣,舔白凈甘甜的露水,在晨霧和水汽中,探頭探腦,溜達來,溜達去。
露水,在鄉(xiāng)間是最常見的,但只有早起的人才會看到,太陽一出,它們就會消失不見了。早間的露水,晶瑩剔透,像少女的淚珠,欲滴不滴,輕柔地噙在那里,稍一動,便會滴落,碰到皮膚上,好涼,尤其在秋冬季。
早起的,當然少不了林間枝頭的鳥兒們。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但并不是每只早起的鳥兒都急于去捕食,一些會留在枝頭、屋檐上。練聲,亮嗓子,嘰嘰喳喳地叫得無比歡快。那鳴叫聲,縈繞人耳,讓人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喜歡,人不從被窩里爬起來,都感覺不好意思。自然之晨中,有萬千聲響,鳥鳴應(yīng)是主響之一吧!
還有另一主響,我也很喜歡,那是母親在廚房里奏鳴出來的。
天剛亮,母親便坐到廚房的灶洞前,將一把把干裂的柴禾送進洞中,科學地架構(gòu)排列好,留出合適的縫隙來。再點燃一把易燃的軟稻草,塞到柴禾縫隙處,頓時火光四起,映亮了整個灶洞,那火光,也讓母親微笑的臉龐,在清晨的微光中清晰可見。
升起炊煙,燒水做飯,是母親每日早起的首要事,年復一年日復一日。晨間的廚房,有沒有生火,其狀態(tài)和氣味是完全不一樣的:沒生火的,冷冷清清,黑鍋、黑灶、黑鏟,有股冷寂之氣;生了火的,溫暖熱烈,有柴禾燃開的噼啪之聲,有熱水開后的咕嚕聲,朝氣蓬勃。開水、熟食蒸發(fā)出來的熱霧,充盈其中,猶如仙境。母親說,日子再窮,也不能有冷鍋、冷飯、冷廚房,得讓它們熱乎起來,哪怕是燒燒開水。
母親也是這樣做的,我們起床后,用她燒好的熱水,刷牙洗臉,吃她做好的、熱氣騰騰的早飯,然后早讀一會兒,再背起書包,在朝陽的照耀下,高高興興地去上學。不想遲到,最好早起,母親總這樣告誡我們。她有三個孩子,沒有一個因為早飯吃遲了,出門遲了而遲過到,錯過老師教的新知識。
更重要的是,母親一早就準備好的熱鍋、熱水、熱飯、熱廚房,讓我們一起床,一睜眼,就能看到生機盎然、充滿希望的一天,心就定了。
那些一個個早起的日子,也得以讓我能從容地完成早讀,整理好書包,準備好書本和學具,不會慌亂緊張,更加自信地走進學校,迎接一天的學習。
如今,雖我早已告別少年時代,但早起的習慣,依然留在我的骨子里,它活生生地伴著我前行,在潛移默化中,讓身在異鄉(xiāng),遠離母親的我,不敢有一日貪睡,每日,必早起,早出發(fā),高效、盡早地處理手頭上的事務(wù)。
最好早起,母親說得多好呀,早起能助我們看到一個新世界,帶著露水,藏著希望,和從容不迫的新世界。
初審 易歡
復審 李玲
終審 黃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