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開國中將王近山是我軍一員著名的虎將,尤其是解放戰(zhàn)爭中,他帶領中原野戰(zhàn)軍6縱立下了無數(shù)的戰(zhàn)功,鄧小平曾稱贊6縱說:“6縱就是能打!”
王近山
6縱之所以這么能打,離不開王近山手下的3個旅長尤太忠、李德生、肖永銀,他們被譽為王近山的“三劍客”。今天帝哥就給大家說說“三劍客”和王近山之間的一些故事。
16旅旅長尤太忠
尤太忠的五官是這樣的:鼻大嘴闊,兩只耳朵特別長,幾乎長到肩的位置,兩只眼睛炯炯有神,非常像京劇里的武生。從尤太忠的面相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敦厚老實、俠肝義膽的人。而他的名字“太忠”,似乎更加印證了這種說法。
1918年,尤太忠出生于河南光山,他13歲就參加了紅軍,由于作戰(zhàn)勇敢,他在15歲入團,16歲就入了黨。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尤太忠長期在基層擔任政工干部,抗戰(zhàn)爆發(fā)以后,他在急需軍事干部的情況下,轉入了一線軍事指揮員的行列,并很快成長為一名著名的猛將。
尤太忠在戰(zhàn)場時有4個標志性動作:
如果他三指緊捏額頭,表示他正運籌帷幄,無人敢接近打擾;
如果他舉手壓住帽沿,就表示決心已下,無人敢左右動搖;
如果他脫帽而起,說明他必定親自沖鋒陷陣,無人敢勸阻攔擋;
如果他手摸兩腮、面露笑容,那就毋庸多言,此仗勝局已定。
青年時的尤太忠
解放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不久,尤太忠升任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6縱16旅旅長。1947年8月,劉鄧大軍根據(jù)黨中央、中央軍委的戰(zhàn)略部署,開始千里躍進大別山,要進大別山,首先就得渡汝河,劉鄧首長命令尤太忠?guī)ьI16旅不惜一切代價阻擊追擊的敵人,掩護大軍安全渡河。
當時尤太忠的手上只有7個營的兵力,而他正面的對手卻是國民黨的1個軍,而且是王牌軍,雙方陷入了激戰(zhàn)。此時劉伯承和鄧小平突然來到了前線,這使尤太忠既高興,又著急,因為這里離敵人僅一兩里地,非常危險。
尤太忠再三勸劉伯承和鄧小平進掩體,但他們卻不聽,突然一顆炮彈落在他們附近,氣浪把尤太忠的帽子沖飛了,尤太忠這才把他們強行拉進指揮所。
尤太忠一直堅持到第二天天亮,才完成了阻擊的任務,他趕到大部隊會合的地點后,鄧小平看著滿身塵土的他,激動地說:“你辛苦了!”
鄧小平后來在談到二野戰(zhàn)史時,曾多次提到:“尤太忠是一員戰(zhàn)將,有功之臣!”
1955年,尤太忠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。而他的老領導王近山在建國后因為執(zhí)意要和妻子離婚,付出了沉重的代價,在1964年被開除黨籍,軍銜由中將降為大校,并下放到河南某農場任副場長。
尤太忠
尤太忠心里一直記掛著王近山,想找機會讓他復出。1969年黨的“九大”召開期間,時任27軍軍長的尤太忠對南京軍區(qū)司令員許世友說:“王近山的問題處理得太重了。一個老紅軍當個農場場長,叫人家怎么過?。俊?/p>
許世友說:“那就叫他回來!”
尤太忠說:“許司令,王近山這一級干部回來,要中央同意??!”
許世友又問:“你有什么辦法?”
尤太忠說:“現(xiàn)在不是要準備打仗了嗎?”
許世友馬上明白了尤太忠的意思,在九大的一次會議上,他向毛澤東報告:“現(xiàn)在我們要準備打仗,王近山很能打,處理太重了,能不能讓他出來帶兵?”
毛澤東說:“王近山我知道,但你們哪個軍區(qū)要???”
許世友馬上表態(tài):“我們南京軍區(qū)要!”
許世友
就這樣,王近山被重新任命為南京軍區(qū)副參謀長,并在1969年7月的一天坐火車來南京報道。當時尤太忠正在南京開會,他得知這個消息后,決定親自去火車站接他。
尤太忠給王近山的幾個老部下打了電話,問他們去不去接老首長,但那幾個人考慮到王近山還在落難,態(tài)度都模棱兩可,這讓尤太忠非常生氣,他大罵:“他媽的,你們不敢去,我自個去!”
當天晚上尤太忠來到了火車站,不久以后肖永銀和60軍軍長吳仕宏也來了,他們一起接到了王近山夫婦,尤太忠又讓人炒了幾個菜,給王近山夫婦吃,并和妻子王雪晨一直陪伴在他們左右。
正是由于尤太忠英勇善戰(zhàn)、為人忠誠,他在70年代末得到了重用,先后擔任了成都軍區(qū)和廣州軍區(qū)司令員。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后,尤太忠被授予上將軍銜。
尤太忠
1998年7月24日,尤太忠病逝,享年80歲。8月3日,他的遺體在廣州火化后,骨灰按他的遺愿撒入了大海。
17旅旅長李德生
李德生是“三劍客”里年齡最大的一位,但他的資歷相對較淺,抗戰(zhàn)剛爆發(fā)時,他僅僅是八路軍第129師的一名排長,但1946年解放戰(zhàn)爭剛開始時,才剛滿30歲的他已經(jīng)是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6縱17旅的旅長了,算是我軍比較年輕的高級指揮員,足見他的晉升之快。
青年時的李德生(中)
李德生的地位都是實打實地打出來的,比如在1948年的襄樊戰(zhàn)役,他就在王近山的指揮下,為攻取襄陽城立下了大功。
1948年6月13日,中野下達了襄樊戰(zhàn)役的作戰(zhàn)命令,以6縱和桐柏軍區(qū)主力組成南兵團,于6月下旬對襄陽發(fā)起進攻。7月4日,桐柏軍區(qū)包圍樊城,6縱則向襄陽逼近。
按照自古以來的作戰(zhàn)規(guī)律,打襄陽必須先奪取南面的大山,消除居高臨下的威脅才能攻城。但王近山回去以后,苦苦思索了幾天,認為如果按此打法,我軍不但會損耗兵力,而且進攻時間也勢必會延長。
于是王近山又親自到城西的萬山上觀察,看到這里有一條約千余米寬的狹長走廊,直通襄陽城西門,這是到襄陽惟一沒有天然障礙的通道。幾經(jīng)衡量,王近山下決心采取一個大膽的戰(zhàn)法,那就是“猛虎掏心”的戰(zhàn)術,撇下南面的大山不管,直搗西門,雖然也是一場硬仗,但這是短時間內攻占襄陽的惟一辦法了。
但王近山的想法遭到了多數(shù)人的反對,因為大家都認為歷史上打襄陽,都是先奪山后攻城??!
此時李德生站出來支持了王近山,他說:“攻西門一定要破三關,琵琶山、真武山、西關外的鐵佛寺。”
襄樊戰(zhàn)役示意圖
王近山不禁大喜:“好,刀劈三關這個任務就給你17旅了?!?/p>
7月9日18時30分,攻城之戰(zhàn)正式打響。李德生的17旅首先進攻城西的第一道屏障琵琶山,在縱隊僅有的4門山炮的掩護下,17旅49團3營在團長茍在合的帶領下,向琵琶山發(fā)起了沖擊。
一個班沖過了200米開闊地,碰上了鐵絲網(wǎng),他們用鋤刀砍,卻砍不動,這時槍炮聲、手榴彈聲密集交織,沖上來的部隊被鐵絲網(wǎng)攔住,他們用鋤刀終于砍斷了鐵絲網(wǎng)木樁。戰(zhàn)士們沖過鐵絲網(wǎng)后,兵分兩路,與敵展開了肉搏戰(zhàn),茍在合與戰(zhàn)士一起左砍右劈,敵尸體倒下一片,我軍終于占領了陣地。但此時一顆子彈打中了茍在合,他犧牲了。
攻下琵琶山后,李德生在7月10日親率49團激戰(zhàn)真武山。經(jīng)過激戰(zhàn),第二道屏障真武山也被我軍占領。
真武山失守的消息傳到鎮(zhèn)守襄陽的國民黨第15綏靖區(qū)司令官康澤那里后,他不禁大怒,馬上命令從真武山撤下來的敵軍團長:“你親自督陣,組織反攻,不奪回真武山,軍法從事!”
團長沒有退路,只有命屬下孤注一擲。接下來的3天,敵我雙方為爭奪真武山打得天昏地暗。李德生指揮部隊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沖鋒,陣地前敵尸遍坡,康澤氣得直跳腳。
就在李德生與敵人激戰(zhàn)之時,王近山卻忙里偷閑,來到城外的水中垂釣。在一處蘆葦輕搖、萍蹤若現(xiàn)的河灣處,王近山甩開了長鉤,然后說:“大魚善穩(wěn),此處又有草餌為誘,必為大魚出沒之地!”
王近山
王近山一邊垂釣,一邊對身旁的政治部主任李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:“今天我要能釣到大魚,我們必能活捉康澤這個大家伙;否則,只能怪我們6縱無能,撥馬走人啦!”
但兩個時辰過去了,鵝毛浮子仍不見動靜,李震不免心里打鼓,王近山卻仍然穩(wěn)坐不動。就在此時,作戰(zhàn)處長飛馬送來劉鄧首長急電:
戰(zhàn)役關鍵已過,近山同志該起網(wǎng)捉魚了。
當電報傳到李震手中時,王近山突然一聲大呼:“大家伙,你跑不了了!”原來此時魚已經(jīng)上鉤了。
待眾人七手八腳把魚拖上岸后,王近山哈哈大笑:“是條大鯉魚,足有10多斤,這下康澤你跑不了啦!”
原來就在王近山垂釣之時,李德生已指揮17旅一舉攻克了鐵佛寺,劈開了攻城的第三道屏障。
7月16日,我軍順利占領襄陽,不僅活捉康澤,還殲敵2余萬人,朱德稱其為“小型模范戰(zhàn)役”。李德生的17旅可謂居功至偉。
我軍攻入襄陽
1951年,李德生所率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個師,他擔任師長,入朝作戰(zhàn)。他正好趕上第五次戰(zhàn)役,三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讓李德生統(tǒng)一指揮在上甘嶺前線作戰(zhàn)的12軍、 15軍所屬部隊。王近山看到李德生受領任務后說:“李德生上去,我就可以放心了。”
李德生帶領部隊上去后,經(jīng)過一個多月的激烈爭奪戰(zhàn),志愿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攻,終于完全穩(wěn)固了陣地。
李德生回國以后,在1955年被提升為12軍軍長,并被授予少將軍銜。
1969年,李德生奉調進京,歷任總政治部主任、北京軍區(qū)司令員等職。1973年,在中共十大上,李德生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常委、副主席,達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頂點。
1988年9月,解放軍恢復軍銜制后,李德生被授予上將軍銜。2011年5月8日,李德生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96歲。
李德生
18旅旅長肖永銀
1917年,肖永銀出生于河南新縣,他5歲時母親就去世了,肖永銀13歲時來到了紅四方面軍的招兵處,報名參加了紅軍。肖永銀參軍以后作戰(zhàn)勇敢,屢立戰(zhàn)功,抗戰(zhàn)全面爆發(fā)后,他被任命為129師385旅14團1營營長,從此就一直在劉伯承的麾下戰(zhàn)斗至新中國成立。
1938年冬的一天晚上,肖永銀帶領1營奉命對寧晉縣的大楊莊的一隊日軍進行偷襲,他們進入大楊莊后,卻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了日軍的一門山炮,肖永銀深知火炮對戰(zhàn)斗的重要性,于是馬上改變計劃,決定把這門山炮帶回去。
日軍的山炮
日軍哪里肯罷休,他們不惜血本要搶回山炮,肖永銀一邊抵擋日軍的反撲,一邊火速讓人把山炮拉到了團部,團里又把炮送到了旅里,旅里又送到了師里,師里最后把炮送到了太行山。
這門山炮不僅是從日軍手中奪得的第一門大炮,而且是整個八路軍部隊的第一門山炮,師長劉伯承非常高興,專門作出批示:全師通報表揚1營!
1945年10月,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決定組建第6縱隊,肖永銀被任命為6縱18旅旅長。
1947年8月17日晚,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,肖永銀帶領18旅作為前衛(wèi)抵達汝河北岸,但敵人已經(jīng)布下重兵追擊,企圖將我軍卡在汝河邊吃掉,形勢十分危急。
幾天以后,劉伯承和鄧小平親自來到了18旅,劉伯承嚴肅地對肖永銀說:“狹路相逢勇者勝,你明白嗎?不管它白天黑夜,不管它飛機大炮,殺一條血路過去!”
劉伯承和鄧小平
肖永銀也知道到了這個地步,除了跟敵人拚命,別無選擇,他表示堅決完成任務。
劉伯承又說野戰(zhàn)軍司令部將跟隨18旅統(tǒng)一行動,肖永銀死活不同意,認為這樣太危險,但劉伯承和鄧小平?jīng)Q心已定,他只好服從。
當天晚上,肖永銀帶領52團和53團在前,冒著敵人的炮火,硬是殺開了一條長10余里、寬7里的通道,劉鄧首長和野司機關則由54團護衛(wèi)著緊隨其后,他們沿著這條血路,最終走向了勝利的坦途。
多年后,6縱政委杜義德回憶此戰(zhàn)時曾說:“汝河之戰(zhàn),是我軍挺進大別山途中最緊張、最嚴重的一次作戰(zhàn)?!?/p>
1949年2月9日,6縱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軍。三大戰(zhàn)役結束后,第二野戰(zhàn)軍進軍大西南,12軍是左路前衛(wèi)的主力,由于12軍軍長由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兼任,副軍長肖永銀就成了實際負責的最高軍事首長。
肖永銀
朝鮮戰(zhàn)爭爆發(fā)時,肖永銀正在劉伯承創(chuàng)辦的南京軍事學院速成班學習。這時12軍奉命開赴石家莊以東地區(qū),準備入朝作戰(zhàn)。在南京學習的12軍的團以上指揮員都接到了準備入朝的命令,但只有肖永銀沒有。
肖永銀知道,這是軍長王近山不想讓自己去。
本來肖永銀長期擔任王近山的下級和副手,兩個人的關系是非常好的,但解放以后王近山喜歡上了自己的妻妹,這起“風流案”鬧到了兵團,兵團政治部立即派人來審理此案。
肖永銀作為副軍長,坐在了“陪審人”的椅子上,他認為此事一旦公開,王近山以后將很難開展工作,所以一直軟磨硬抗,想要保護王近山,最終王近山也沒有被追責。
但王近山卻誤會了此事,他認為是肖永銀在暗中操縱此事,所以才會鬧到了兵團領導那里,所以他故意不帶肖永銀去朝鮮。
肖永銀沒有辦法,只好去找老首長劉伯承哭訴:“首長啊,我跟了你那么多年,哪一仗我沒打?哪一戰(zhàn)我沒去?我是仗仗必到,戰(zhàn)戰(zhàn)必出啊!現(xiàn)在,我和王近山的事情,你知道不知道?我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結果還了不了啊……”
劉伯承知道肖永銀的委屈,于是批準了他入朝作戰(zhàn)的申請,王近山知道以后也沒有說什么,就這樣,肖永銀又一次奮戰(zhàn)在異國他鄉(xiāng)的戰(zhàn)場上,并在上甘嶺戰(zhàn)場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勛。
肖永銀
王近山被貶到河南某農場任副場長后,1968年初的一天,農場的造反派找到了時任南京軍區(qū)裝甲兵司令員的肖永銀,并對他說:“王近山是我們農場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,希望你能揭發(fā)他的歷史問題?!?/p>
肖永銀聽后大怒:“你那個農場,萬把人吧?王近山當個副場長,你們覺得官兒夠大了吧?要我看來,王近山是解甲歸田了!王近山政治上無錯誤,歷史上從不反黨反毛主席,你們沒有理由去揪他,斗他!”
王近山得知這件事后,非常感動,專門讓自己的二兒子來看望肖永銀,見面以后,肖永銀對王近山的兒子說:“你爸的問題是中央定的,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中央,等時機成熟,直接致書毛主席。黨的‘九大’即將召開,恰是一個好機會,信可由許世友司令直接面呈毛主席?!?/p>
二兒子回去把肖永銀的話帶給了王近山,他感動地流下了熱淚,并馬上寫好了信,送給了許世友。許世友把信直接交給了毛澤東,毛澤東終于同意讓王近山回到南京軍區(qū)任職。
一個月以后,王近山帶著家人坐火車來到了南京,肖永銀也親自來到站臺迎接。王近山下車見到肖永銀等人后,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,他拉著肖永銀的手,說:“過去……我錯怪你了!”
肖永銀也動情地說:“不要再提過去,你清楚就行了。你現(xiàn)在的問題,首先不是當官,是解決黨籍。我已經(jīng)給你想好了,你先到江蘇建設兵團去,當個副參謀長,那兒上上下下我都打招呼了,你在那兒恢復黨籍?!?/p>
在肖永銀的安排下,王近山在幾個月后恢復了黨籍,并擔任了南京軍區(qū)副參謀長。
1988年我軍恢復軍銜制后,當年“三劍客”中的尤太忠、李德生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,但肖永銀卻沒有,有人問他此事時,他毫不在意地笑著說:“我是落后司令嘛!”
晚年的肖永銀(右一)
2002年4月29日,肖永銀在南京逝世,享年85歲。
作者簡介:帝哥,一位90后上班族,專職寫作2年,已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發(fā)表多篇10萬+的爆文。如果你對自媒體、寫作、賺錢感興趣,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(yè)、兼職,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“帝哥說史”,一起探討一起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