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些墳?zāi)?,埋葬的多是些富商,生前便已享盡榮華富貴,如今死后卻仍占著風水寶地……”1954年,在西湖岸邊觀賞的毛主席,突然說出了這一番話。
這話里話外,皆在言明,如今西湖岸邊的墳?zāi)?,出現(xiàn)在此風景優(yōu)美之地,是極為不合時宜的。
聞言,陪伴在側(cè)的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王芳,暗自思索一番后,猶豫著開口詢問了一句:“主席,您看這岳飛的墓是否遷走呢?”
原來在西湖邊上,有著岳飛墓,而毛主席又是極為推崇岳飛的,如今毛主席示意將岸邊墓遷走,這岳飛墓何去何從,王芳著實是不敢擅自決定。
“岳飛是民族英雄,他的墓無需遷動?!泵飨幕卮鸷苁枪麛啵谒磥?,作為民族英雄,他的墓便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。
一、送去無名花圈
當時,正值清明節(jié)前夕,一直在修訂的憲法剛剛通過審議,為之困擾許久的毛主席,終于有機會能夠休息一下,這才有了文章開頭一幕。
回到杭州住所的毛主席,臉上露出了許久未出現(xiàn)過的輕松之意,就在毛主席洗漱過后,準備回房休息時,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,突然停止了動作,轉(zhuǎn)身喊來了屋外的秘書,吩咐道:“你把王廳長請來,就說我有事找他?!?/p>
交代完,毛主席便坐回了座椅上,等著王芳推門而進。
“主席您找我?”很快,門外就響起了王芳的聲音。得到毛主席準允后,進入屋內(nèi)的王芳,開口便詢問毛主席有何需求。
王芳到的時候,毛主席剛好從點上一支香煙,見氣喘吁吁的王芳進來,夾著香煙的手停頓了一下,沖著旁邊的座椅點頭示意,讓王芳坐下再說。
畢竟時間已晚,看王芳的滿頭大汗,估計也是匆忙趕來的。
等到王芳坐下,喘了口氣,休息片刻后,毛主席才開口。
“王芳同志,這馬上就要到清明節(jié)了吧?”
不明所以的王芳,聞言也是滿頭霧水,停頓了一下,才連忙回道:“是的,主席,離清明節(jié)沒幾天了。”
得到回復(fù)的主席,卻并未接著開口,抽了幾口香煙后,才緩慢地開口,突然詢問:“‘以身許國,何事不敢為’這句話你可知是誰所說?”
身為浙江省公安廳廳長,常年在浙江工作的王芳,對于毛主席所說的這句話,自是再熟悉不過的,更何況,這句話是著名將領(lǐng)岳飛所述,
“主席,這句話出自英雄岳飛,就在我來的路上,剛好就經(jīng)過了岳王廟?!睕]有猶豫,王芳很是自然地便接過了話。
誰知,王芳的話一出,毛主席竟站起了身,神情很是莊重。在王芳手無足措地注視中,毛主席抬腳,默不作聲地在屋內(nèi)來回踱步。
“主席?”對此,王芳只好小聲試探。
“岳王廟?岳飛身為民族英雄,千百年來受到無數(shù)人敬仰?!泵飨婚_口,言語間充滿著對岳飛的崇敬。
就在王芳思索著,究竟要如何接話時,毛主席突然接著說道:“岳飛的《滿江紅》,你可會背?”
廣為流傳的詩詞,王芳自是會背的。在毛主席的辦公室內(nèi),接著就響起了王芳一字一句背誦的聲音。在“靖康恥,猶未雪”一句脫口時,沉浸在詩詞中的毛主席,突然變了臉色,本就莊重的神情變得更加肅穆。
隨著王芳的背誦,毛主席也朗聲加了進去,一同將詩詞背誦結(jié)束。
兩人已經(jīng)完全沉浸在了情緒當中,辦公室的兩人遲遲未能從悲亢的情緒中抽身。
一根香煙消殞,毛主席熄滅后,出聲打破了悲憤的氛圍,“王芳同志,我有件事情想要拜托你。”
“主席請說,無論什么事,我都會盡心盡力完成!”聞言,王芳立即起身保證道。
“清明節(jié)當天,我脫不開身,勞煩你幫我到岳王廟,給岳飛獻上幾個花圈,費用你不用擔心,從我的稿費里扣。切記,花圈上不能出現(xiàn)我的名字。”
幾日后的清明節(jié),幾個沒有署名的花圈,出現(xiàn)在了岳王廟中,引起了眾人的紛紛猜測。
二、救濟岳飛后人
除卻送花圈,兩年前毛主席特批救濟岳飛后人一事,更能顯示其對岳飛的推崇。
那時,名為岳昌烈的岳飛后人,是個遠近聞名的固執(zhí)脾氣,出身于書香門第的他,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讀書上,作為清末秀才的他,本是嘉興秀洲一中學的教書先生,文采不菲的他,卻因不善與人相處的怪脾氣,幾次被學校警告,最后還是被學校解聘。
性格孤傲的他,不僅一生沒有娶妻,就連祖上存留下來的產(chǎn)業(yè),也在不知不覺中被他消耗得所剩無幾。沒有收入的他,只能長期住在一個潮濕不堪的弄堂里,一貧如洗的他,就連一件像樣的家具,都沒能置辦上,僅有的一張床鋪,還是他用磚頭堆砌后再添上個門板。
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生活很是清苦的岳昌烈,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內(nèi)心,以書為友,即使借街頭茶館的燈光,也要沒日沒夜地研讀詩書。衣著破爛、整日捧著本書還經(jīng)常旁若無人朗讀,這樣的岳昌烈,一度被周圍的小孩子們叫作“書呆子”。
外人異樣的目光,岳昌烈從不在意,有衣穿,有飯吃,便已是人生幸事,更何況,自己仍能無拘無束地看書。
然而,隨著社會大背景的變化,本就依靠他人救濟方能勉強度日的他,就連勉強地取暖、糊口,都不能得到保證,到處尋找工作未果的他,拖著羸弱年邁的身軀,四處奔走,也只能謀得極少的干糧救急。
1951年秋,實在是撐不住的他,選擇寫信到中央,向中央謀求救濟。不久,經(jīng)過桐鄉(xiāng)縣政府審核同意之后,這封信盡管被送到了中央,但正值毛主席事務(wù)忙碌之際,那封來自岳昌烈的書信,未能被送到毛主席手上。
苦苦未能得到中央回復(fù),沒有收入來源的岳昌烈,無奈之下,在第二年,也即是1952年的春天,再次向毛主席寫去了一封信。
第二封信送到中央的時間,剛好趕上毛主席在河南黃河領(lǐng)域視察,一向推崇岳飛的毛主席,在視察途中,不出意料地選擇了在湯陰站停車,作為岳飛故里,岳廟和《岳忠武王故里》的石碑等處處都散發(fā)著岳飛在此生活過的痕跡。
在那里下車的毛主席,在湯陰縣長王庭文的匯報中,徹底沉浸在了岳飛的英雄事跡中,在眾人談到岳飛后人時,一句“岳家后代人人立場堅定”,更是引起了毛主席的連連稱贊。
毛主席的湯陰縣一行,引起了世人對岳飛后人現(xiàn)狀的重視,岳昌烈的悲慘現(xiàn)狀也受到了湯陰縣的重視。在經(jīng)過多重審查后,那兩封岳昌烈寫的書信,被一同送到了毛主席的辦公桌上。聽到這兩封信是當今岳飛后人所寄時,毛主席沒有任何猶豫地就開啟了,在讀完那兩封充滿著文人風采的書信后,毛主席當即就在信封后寫下“可酌情救濟”幾字。
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批示,浙江省政府以及桐鄉(xiāng)縣政府,很快就著手安排岳昌烈生活一事。在適當對岳昌烈進行生活補助后,考慮到岳昌烈文學底蘊深厚,當?shù)卣疀Q定聘其為文史研究館館員,負責撰寫歷史資料和回憶錄。
三、視岳飛為知己
早在毛主席幼時,不愿在家里的安排下,庸庸碌碌地過完麻木一生的他,從心底里便不認可,古板的私塾先生的教學方式。
彼時的毛主席,熱衷于閱讀各種小說,在各種小說的書海中,一本《精忠說岳傳》脫穎而出,成為了最為吸引毛主席的小說。除卻吃飯睡覺,剩余時間里,毛主席都將這本書捧在手里。
仔仔細細讀了一遍又一遍,少年的毛主席完全被錚錚鐵骨的岳飛吸引,為國獻身,面對外邦侵略浴血奮戰(zhàn),擁有高尚的民族氣節(jié)的岳飛,徹底將毛主席折服。
在那本書的影響下,毛主席不僅將岳飛看作偶像,內(nèi)心深處更是形成了極為強烈的愛國情懷。
年紀稍長一些后,渴望深入了解岳飛的毛主席,一直忠于搜羅與岳飛相關(guān)的文學作品,到處搜集的書籍,毛主席總是會一本本地仔細閱讀,中間還會在書頁空白處,寫上自己的感受。
每一次的閱讀,都是與岳飛的一場對話,在多次的對話中,毛主席的心中,已然將岳飛當作了書中知己,精神知音。
將岳飛事跡深刻心中的毛主席,在之后的時間里,經(jīng)常會借用岳飛的故事,去鼓勵萬千青年。
1938年,一次抗日軍政大學的演講上,在眾多青年學子面前,毛主席公開說道:“自古便是英雄不問出處,就拿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來說,從士兵做起的他,最后不還是建功立業(yè)?同樣,如今我們更不會要求人人都是名牌學校畢業(yè)!勝利向來只屬于奮斗者,大家只管盡情施展才華!”
之后,在抗日戰(zhàn)爭日漸深入時,面對日寇的強烈進攻,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,在中華民族各民族的頑強斗爭下,日寇根本不能短時間內(nèi)滅亡中國,但是,想要守住國土,中國便要作出長期抗爭的準備。
在中國革命隊伍中,在日寇猛烈的攻擊下,當時已然有了不少人持悲觀抗戰(zhàn)態(tài)度。為了阻止悲觀想法的持續(xù),毛主席的一篇《論持久戰(zhàn)》橫空出世,為千千萬萬中國青年指明了方向,為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鼓舞。
在這篇《論持久戰(zhàn)》中,“靈活”二字便是重中之重。這些想法的啟發(fā)仍是岳飛的軍事思想,在與金兀術(shù)的抗爭中,之所以岳飛能夠多次打敗敵軍,其中關(guān)鍵所在便是“靈活”,想要在強悍的敵軍面前,站在勝利一方,便要轉(zhuǎn)換思路,切忌硬碰硬,正面抗之。
正是在岳飛的軍事思想影響下,面對武器先進的日軍,毛主席認為人民軍隊需得與之展開持久抗戰(zhàn),必須突出“靈活”二字。全球所聞名的游擊戰(zhàn)術(shù),應(yīng)運而生。
每每遇到難題時,毛主席常常同幼時一般,與岳飛來一場對話,從中找到解惑之路。
可以這么說,毛主席的一生,極為推崇岳飛的愛國精神,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岳飛敬意的毛主席,在后來有人企圖顛倒黑白,為秦檜等卑鄙之人翻案時,第一時間便站出來為岳飛正名。
乃至今日,“精忠報國”四字,仍需深刻于所有中華兒女心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