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中的北宋朝代中,出現了一位以明察秋毫出名的斷案神奇人物。他每次都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明確的選擇,不會讓好人心寒,也不會讓一個壞人逃走。而關于他的文學作品和影視資料,更是多到不勝枚舉。
他就是以黑黝黝的面容,青白色的月牙著名的包拯,也被百姓們稱為“包青天”。那么,歷史上的包拯是什么樣的?至今為止,他的第三十五代后人,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情的原因又是什么?
神化包拯護天下之道
歷史上包拯確有其人,他生活在北宋時期,長相清秀容顏煥發(fā),不同于我們今天在影視劇作品之中看到的樣子。在任官的幾十年之中,他敢于直言進諫,對任何的特權行為都鐵面無私,為朝廷清廉做出貢獻,也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。
在北宋時期,整體的社會環(huán)境看似一片祥和,其實暗流涌動。內憂外患隨時準備撼動王朝的統治,也就不免出現官僚蛀蟲。包拯的出現卻讓他們聞風喪膽,這樣一來,地方百姓就稱他為“包青天”,并將他的故事編輯成冊流傳下去。
后來,包拯的故事傳遍了大江南北。每一個地方的人,都期望有這樣的百姓官,可以為貧苦人說話,這樣的希冀,也使得包青天的形象,在人們心中深深地扎根。為了突出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,人們選擇用黑色來象征他。
同時也根據傳說,將其看作是星宿下凡,便有了在額頭上像月牙的印記。從此之后,這樣的形象使得人們將他看作天上的神明,來參拜供奉,以期望庇護自己和家人們順遂平安。
孝肅分明剛正不阿
包拯一生清明正直,去世后追封職位和予以謚號。后人除了稱作“包青天”、“包龍圖”之外,便有了“包孝肅”,而他也正是用實際的行動做到了孝肅分明。包拯年少考入進士,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做官。
因為想到年邁的父母無人照應,便請求是否能在近一點的地方當官,朝廷答應了他的請求。許久之后,他覺得還是不方便照看父母,便直接辭官回家了,直到贍養(yǎng)父母至離世,才重新任職。
在做百姓父母官的幾十年之中,包拯也留下了很多清廉正直的逸事,以此來警醒后世,切不可為貪官。如在端州任職時,這個地方以端硯聞名,因此賄賂的風氣日益盛行。他便下了一道指令,嚴令限制端硯的數量,不得行賄賂之事。
這道命令一下,很多人的目光就放在了包拯的身上,看他是否能夠成為表率。事實也確實證明,他在做這里做官的三年之內,不曾受收任何東西,真正做到了清明。
薪火相承傳遞精神
后人為了能夠紀念包拯的孝與肅,早在他去世之后,便立起了“包公祠”。而每一位包家的后人,也謹記著包拯的遺訓,守護著這一片祥和凈土。等到了第35代后人包先良的時候,事情發(fā)生了轉變。
那時候,包先良的身份已經不再是朝廷的官員,而是一位普通的農民。在他生活的村子里,人們都有了更高的追求,一個接一個的離開了村莊,前往更有前景的地方去奔波。但他并沒有離開,依然守護著祠堂。
日子漸漸地過去,村莊只剩下了一些婦孺和幼兒。農田無人耕種,勞動力的大量流失,也讓包先良擔憂著村莊的未來。每至日落之時,他的內心便有了無限的追憶。在他小的時候,村子里的人包括自己,都喜歡在祠堂聽老人們講述包公的故事。
每個人的童年之中,都將包公作為自己的榜樣,充滿了敬意。但是,人們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權力,即使是家的村莊,也不能留住在這個時代之中,更有追求和夢想的年輕人。
包先良也曾經猶豫過,是否要離開家鄉(xiāng)去更好的地方發(fā)展,但又想到自己的根在這里,實在無法割舍,還是選擇留下。每當太陽升起時,他都會先去整理自己的容貌,滿懷敬意地去祠堂清掃。
年復一日,作為祠堂的守護者,他也與時代的潮流融合在了一起。雖然,也有很多人并不贊同他的留下,死守著這個沒有太多意義的祠堂。但其實,許多的人開始對古代歷史人物的故事產生了興趣。
包先良發(fā)現這個現象之后,便通過互聯網的方式,誠心邀請大家來游覽參觀包公祠,了解相關的故事。而當人們來到這里之后,對這里的每一個地方都感覺到欣喜和熱愛,更對包公的故事肅然起敬。
慢慢地,這里的游客也越來越多,包先良便當起了講解員,將自己幼時聽到的故事講給每一個來訪的人。而祠堂作為一個旅游的景點,能夠在了解人文關懷的同時,也以此繼續(xù)傳遞著包公的孝肅精神。
于是,村里的人慢慢地也回到了熟悉的地方,這里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,孩子們也重新聚集在祠堂里,聽包先良講著包拯的故事。后來,還有關心包先良生活的人提議,可以收取進祠堂參觀的相關費用,以此來改善他的生活。
包先良拒絕了這個提議,盡管,他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為了守護祠堂,他的積蓄也很大程度的花在了這里,可以說祠堂蘊藏著他一生的心血。但是,他并不想讓這種純粹的精神被世人詬病。
結語
包先良的一生也就只做著一件事情,以他的赤誠以及對村民和游客負責的心態(tài),傳遞著自北宋時期便流傳下來的關于包拯的故事。因此,包拯的形象也始終豎立在我們的心中,永不褪色,并以此為榜樣不斷激勵我們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聯系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