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東北的名山,第一想到的就是長白山。在人們心中,長白山是一座神山,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對她的神往與想象。
她是關(guān)東各族人繁衍生息的搖籃,從“天女不孕而育”的發(fā)祥傳說, “長相守到白頭”的松樺戀,到幫助窮苦百姓的人參姑娘,一個又一個傳說寄托著質(zhì)樸的信仰與愿望。她也是作家筆下的仙俠圣地,從《雪山飛狐》的踏歌行,到《盜墓筆記》里的云頂天宮、十年之約,一段又一段傳奇令人嗟嘆不已。
傳說和故事里的神奇終究是虛化的,或許,只有走到長白山深處,才知道她的神奇遠遠不止這些,才能真正心領(lǐng)神會它獨屬的力量和神秘。一定要去一次長白山,去擁抱覆蓋山林的皚皚白雪,去邂逅林海深處的山間精靈,去凝望山巔上幽藍靜謐的天池……
不知道誰是第一個看到天池的人?當時他肯定被驚呆了。當他爬了2000多米終于到達長白山頂,一片幽深湛藍的湖泊突然出現(xiàn)在眼前,豁然開朗,只見16座形態(tài)各異的山峰托舉湖面逼近天空,明鏡似的湖面也倒映著藍天白云,“宛似崇巒鑲碧玉,不粘人世一塵埃?!?/p>
這樣的大美,怎能不讓人驚異?平常的山峰越走到頂面積越小,最后縮成了方寸之地,這里怎會如此開闊?山頂?shù)暮降子卸嗌睿亢质菑暮味鴣恚?/p>
原來,長白山是一座巨型復式火山,歷史上曾多次噴發(fā),熔巖和火山碎屑堆積覆蓋成了巨大的火山錐體。地質(zhì)學上認為,長白山過去的高度至少是現(xiàn)在的兩倍。公元1199年-1200年,長白山經(jīng)歷了大規(guī)模的噴發(fā),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,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。在火山作用停止后,火山口內(nèi)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,就形成了一個高山湖泊。
天池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,還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,深達373米,也正因為水足夠深才呈現(xiàn)出極致的藍色,如玉般溫潤、似冰般清冽?!爸T君若到天池上,需把銀壺灌玉漿?!鼻宄目苯绱髥T劉健封,第一次來到天池邊,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了,情不自禁地喝了幾口純凈的天池水,寫下了此詩句。
清朝皇族一直把長白山奉為神山,曾屢次派人上長白山勘察,卻因山勢險陡、野獸眾多而始終未能登頂,直到1908年7月20日,劉健封和隨眾完成了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次成功登頂。他們不惜生命代價、歷經(jīng)千難萬險,在長白山的密林中攀登了一個月才最終幸運地見到了天池的真容?!俺鯐r云霧迷蒙,水聲轟鳴,少頃,天光晴朗,始露白山真面目。放目縱觀,三崗之脈,三江之源,宛在眼底。”
劉健封一行在長白山留影
不是所有人都有劉健封的好運氣——首次登頂便一睹天池真容。雖然,如今探訪天池的路途不再如此艱辛,但天池上空長年云霧繚繞,“十有九陰”,要一睹真容還需要極好的運氣,很多人屢次上山也未能如愿。何況,天池在一年中的九個月都是冰封的,湖面被皚皚白雪覆蓋,每年夏季冰雪消融,才顯露出“崇巒鑲碧玉” 的美景。
長白山的神圣,來自于云霧蒸騰、難得一見的天池,也來自于她神秘莫測的多重意境:在靜謐的天池之下蘊藏著熾烈的火山之源,在透徹的冰封之后是蓬勃的生命序曲,給人無限的遐想與驚喜。
長白山頂白色的火山浮石和積雪給這座山抹上了圣潔的色彩,也很容易給人一種它本來就是如此沉寂的錯覺,卻不知她曾是一座毀天滅地的大火山,規(guī)模最大的一次爆發(fā),火山碎屑流蔓延了60公里,火山灰飄落到了1300公里外的日本,還一度影響全球氣候7年之久。
在這之后還有三次小規(guī)模的爆發(fā),最近的一次是在300多年前。美麗與危險并存的長白山,一直是科學家監(jiān)控的重點,目前的觀測結(jié)果是它不會在近年內(nèi)噴發(fā),還會靜靜地沉睡下去?;鹕诫m然已經(jīng)休眠百年,地底所蘊藏的活力卻未曾消失,散發(fā)至地表,成為大大小小的溫泉,最高溫度能達到80多度。在萬物冰封的季節(jié),山間的溫泉水卻霧氣蒸騰、涌流不息。
漫長的冰封雪飄之后,長白山總會迎來最熱鬧的季節(jié)。冰雪消融后,山間草木幽深,野花競相綻放,流水奔騰,從山腳到山頂,孕育著萬千不同的生命和迥異的美景。
山腳下是落葉闊葉林,大片的白樺密林是很多珍稀動物的家,再往上是針葉闊葉混交林、針葉林,葉片由寬變窄,視野也慢慢變得更明亮;到海拔21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地帶,沒有了樹木的遮蔽,充沛的雨水和日照讓這里的野花開得特別絢爛、漫山遍野,給這座長白山增添了一抹斑斕的亮色。
長白山也是東北的“三江源”,站在主峰白云峰頂放眼望去,可見三條江流輻射千里。松花江從長白山天池而下流向西北,流經(jīng)東北70%的土地;圖們江一路向東,注入日本海;鴨綠江奔涌向西,最終匯入黃海。三條大江流奔騰在東北大地,灌溉了平坦遼闊的“東北水鄉(xiāng)”,滋養(yǎng)著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生靈。
長白山瀑布
長白山,蘊藏著無限的生命能量,以山林之資、水流之源,輻射整個關(guān)東大地,使其生生不息。
“白山黑水”,作為東北的代稱,可見長白山在東北人心中的地位之高。
狹義的長白山,指長白山脈的主峰與主脈;而廣義上,長白山北起烏蘇里江畔的完達山,南抵渤海之濱千山余脈的老鐵山,是綿延1300多公里的整個長白山系。推開家門就能看見長白山,是很多山腳下居民的生活常態(tài),“家在長白山腳下”,是豪爽大氣的東北人對于家鄉(xiāng)的廣泛認知。
如果說,山巔的皚皚白雪和云霧繚繞的天池,是東北人精神上的神圣指引。那么,從長白山奔流而下的大江和山間豐富的物產(chǎn)資源,則在他們的生命中占據(jù)了實實在在的分量。生活在長白山腳下的東北人,積累了靠山吃山的營生智慧,也形成了大山般堅毅豪邁的性格。
長白山一帶有一種職業(yè),叫木幫。工人們冬天進山伐木,等來年春天冰雪消融出山,把木材運到江邊扎成一排排木伐,沿著松花江順流而下,放排至下游的木材集散地。長白山生長百年的紅松大木長達數(shù)米、重逾千斤,伐木、運木都需要極強的體力與毅力,長久下來工人的肩膀就長出了“血蘑菇”。松江河水流湍急,有暗流涌動、礁石亂生的“哨口”,稍有閃失就會排散人亡,放排人每次行程都要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。
“放山”是進深山老林采挖野山參,長白山中溝壑縱橫、山高林密、野獸出沒,隱藏著眾多危險,采參人結(jié)成團體——參幫,在大山之中互相照應(yīng)。這是在危險的大山之中謀生的人們,自然習得的智慧,或許也是東北人豪爽仗義的性格源頭。
圖 | 宋利
廣袤的大山在每個時節(jié)都有獨特豐富的物產(chǎn),生活在山腳下的人們把它叫做“山珍”, “不時不食”是他們對這饋贈最好的回應(yīng)。
立春之后長白山的冰雪開始消融,雪地里冒出來的山野菜,是熬過漫長的寒冬的山區(qū)人的第一頓新鮮蔬菜。三月下旬開吃小根蒜,然后是蒲公英,四月刺嫩芽開始萌發(fā),大葉芹也漫山遍野,五月是蕨菜的天下。七八月份,榛蘑冒出了頭,成為小雞燉蘑菇的標配。山林里的藍莓也已成熟,多得吃不完就釀成藍莓酒。
長白山廣袤的森林中遍布著各種山珍,松花江澆灌的肥沃黑土只要勤勞耕種就有豐收。在清政府對東北地區(qū)長達兩百多年的封禁之下,對于黃河下游受災(zāi)的百姓來說,只要闖過了山海關(guān)就有了活路。長白山以寬廣的胸襟,長久地養(yǎng)育了這片土地上的原著民,也包容了闖關(guān)東的勞苦人民,在長白山腳下開辟了一個生活的家園。現(xiàn)在,他們都說自己是東北人,都有了長白山的堅韌淳樸,有了關(guān)東大地的豪情萬丈。
沉靜的長白山,悄無聲息地養(yǎng)育著山腳下的人們,也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游人。人們懷著對山的敬畏,走到長白山深處,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與她對話。
這時的長白山,就如一位遺世獨立的老者,白雪覆蓋堅韌的脊背,直指蒼天。而天池如一面明鏡,映照千年歲月,也映照人的心靈。
吉林日報社出品
策劃:姜忠孝
編輯:馬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