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3年,湖南湘潭有一個男孩出生,他的名字叫做毛澤東。而在四年后,在湘贛交界的江西萍鄉(xiāng)市,也有一個孩子隨后出生,而他便是張國燾。
這兩人相隔4歲,但是在接下來的政治風云中,卻幾乎同時踏上了一條偉大的道路。他們在這條道路中奮斗,分別摸索著自己的方向。
他們從相識,相互敬佩,到后來意見相左,乃至于各自陷入到彼此的至暗時刻……
也許在絕大多數(shù)人看來,張國燾是遠遠不能與毛主席相提并論的,但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,毛主席和張國燾兩人的人生軌跡卻有很多關(guān)聯(lián)之處。
比如以當時的歷史背景而言,這兩人都見證了當年黨的發(fā)展歷史,因此讓我們回顧下當年的歷史,再一次重溫毛主席與張國燾的過往,感受下曾經(jīng)的崢嶸歲月。
一、兩位革命者的相遇
時間回到1918年10月,當時的毛主席成為了北大圖書館的助理員,而此時張國燾已經(jīng)在北大讀了幾年書。
毫無疑問,這兩位后來的風云人物,在北大注定不會平凡,在五四運動爆發(fā)后,張國燾就策劃了北京學生運動,而毛主席也在湖南組織聲援活動,支持北京學生反帝愛國。
這是兩人的第一次“合作”,也正是在這場運動后,他們彼此都感受到國家動蕩、民族危亡,并且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接受了共產(chǎn)主義思想。
其實他們的第一次見面,還是李大釗作為中間人。
在北京的時候,李大釗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,對當時思想進步、年輕氣盛的張國燾很是看好。
有一天,張國燾特地來拜訪李大釗,正巧毛主席也在這里,于是李大釗便向毛主席介紹道:“這位是張?zhí)亓?,張國燾同志?!?/p>
之后毛主席立即迎上前去,十分熱情地與他握手,并自我介紹說:“我是湖南毛潤之。”而張國燾也向毛主席點了點頭,自此兩人便相識了。
1921年7月,二人在上海再次相遇,根據(jù)張國燾的回憶:“他此時所見到的毛澤東穿著一件布長衫,是一個比較活躍的白面書生,而且他的常識相當豐富,健談且好辯?!?/p>
這次兩人的正式會面,雙方都留下了較好的印象,并且共同見證了共產(chǎn)黨的誕生,這也被很多人稱之為是一個“夢幻”時刻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會議結(jié)束后,張國燾就立刻得到了黨組織的重視——以當初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為例,張國燾就是書記部的主任,而毛主席當時則只是四個分部中湖南分部的負責人。
不過,雖然當時兩人的職務有高低之分,但是兩人很快就展開了新一次“合作”。
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,黨內(nèi)提出:要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,實現(xiàn)國共黨內(nèi)合作。陳獨秀等人支持這一主張,但張國燾、毛主席堅決反對。
張國燾認為必須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;毛主席則大膽地提出:湖南的工人數(shù)量有限,國民黨更少,但漫山遍野都是農(nóng)民,只有團結(jié)農(nóng)民才能取得勝利。
從這一次合作就能看出,兩人前期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??墒菑谋举|(zhì)上說,毛主席已經(jīng)有了自己的道路,而且這條道路早已超出了張國燾的認知。
正如張國燾自己所說:毛主席的這種思想,有其重要的見解,但是否為馬克思主義的旁門左道,這個還需討論。
之后,黨內(nèi)又進行了重組,中共三大推出了5人組的中央局,只不過這一次,毛主席成為了5人小組之一,昔日的“扛把子”之一張國燾落選了。
也正是從這一段以后,毛主席與張國燾兩人基本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——例如1924年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,他們便同時參加了此次會議。
在會議上毛主席慷慨陳詞,以至于許多國民黨大佬感慨:“哪里來的這個年輕陌生人?意見如此之多?”甚至汪精衛(wèi)還對毛主席高看一眼,稱其為:“究竟五四運動中的青年不錯,看他們發(fā)言多踴躍,態(tài)度多積極!”
反觀張國燾,他對這次會議非常不滿,只參加了兩天就返回了北京。
尤其是兩人分別參與國民黨上海執(zhí)行部和國民黨北京執(zhí)行部的工作,毛主席工作認真負責,積極推進國共合作。張國燾則是看起來在應付工作,使得北京的國共合作雙方態(tài)度十分消極。
就這樣,兩人的道路逐漸漸行漸遠。
二、漸行漸遠的二人
后來遭遇了蔣介石的反革命政變,兩人于武漢相遇,遭遇大難,雙方都是感慨萬千……
隨后黨內(nèi)召開會議,張國燾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組織部部長,而毛主席則成為候補中央委員。
不過,這一次會面非常短暫,因為隨后毛主席就前往湘潭組織中共湖南臨時省委,兩人各自在革命大蕭條的時代走向自己的道路,彼此分別就是八年。
回首那八年的歲月,兩人的經(jīng)歷也是讓人唏噓不已。
關(guān)于毛主席的歷史,大多數(shù)人應該都耳熟能詳,著名的秋收起義爆發(fā),第一個革命根據(jù)地的建設,朱毛紅軍會師的偉大,還有農(nóng)村包圍城市構(gòu)想的登場,這些都為新中國破除黑暗奠定了基礎。
那么張國燾呢?毛主席秋收起義,他也積極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,但是在起義之初,他堅決反對武裝斗爭決心,取消起義運動。雖然此舉沒能成功,而且他也參與了起義,但主張的路線錯誤已經(jīng)顯現(xiàn)端倪。
果不其然,在毛主席鉆研農(nóng)村具體情況時,張國燾在共產(chǎn)國際進行所謂的深造,回國以后擔任鄂豫皖革命根據(jù)地的軍委主席。但是歸來后的他,錯誤卻不斷被放大,他沒有達到組織讓他鞏固根據(jù)地的要求。
而相比較于張國燾,毛主席則將軍事理論運用得爐火純青,不僅愈挫愈勇,還與朱德一起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結(jié)合,將國民黨玩弄于股掌之間,大搞根據(jù)地建設,軍民魚水一家親。
不過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,中央紅軍不得不在1934年撤離。歷經(jīng)重重險阻的突圍,昔日8.6萬余人的龐大隊伍,打到最后已經(jīng)寥寥無幾。
中央紅軍抵達陜北,并穩(wěn)定下來后,延安各界紛紛要求批判張國燾這些年來的罪行,而張國燾卻對此存在明顯地抵觸情緒。
——即便中央一直沒有放棄他,不斷教育、挽救,還讓其擔任陜甘寧邊區(qū)政府代主席,但最終他還是有了“溜之大吉”的念頭。
當時他一直在尋找逃離延安的機會,而在1938年4月4日這天,終于讓他等來了……
這天原本是國共雙方共同祭拜黃帝陵的日子,張國燾身為陜甘寧邊區(qū)代主席自然也有參加這次祭拜活動,但他借著祭拜之際,去見了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。
祭拜活動完畢,張國燾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延安,而是將護送他的人支走后,上了國民黨的車,之后來到西安,住進了國民黨的西京招待所。
由于此前他并未與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聯(lián)系,而且還打算一意孤行去武漢(當時國民黨政府駐地),林伯渠覺察到了端倪便立即向中央、長江局上報了張國燾的狀況,周恩來表示:一定要搶在國民黨前,把張國燾接到長江局。
黨組織在武漢找到張國燾后,只是批評他不報告黨中央便出走,其他并沒有多說,甚至還多次對他講道:“希望你回辦事處,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。”
但他卻一概不聽從,甚至在4月17日撥通了軍統(tǒng)特務頭子戴笠的電話,聲稱要投靠國民黨。蔣介石接到戴笠的消息后,大喜過望,一直囑咐戴笠,要為張國燾“照料好一切”。
蔣介石的指示,戴笠不敢不從,當然他也深知張國燾在黨內(nèi)地位不低,此番投奔必定知道不少隱秘情報,因此把他當成寶貝一樣,一直好吃好喝的招待,不僅在武昌找了一座漂亮的小洋樓讓他居住,還委托了專人特意保護。
1938年9月,張國燾加入軍統(tǒng),成為其中一名特務,戴笠讓其領(lǐng)導國民黨特種政治問題研究室,專門訓練對付共產(chǎn)黨的特工人員。
此時的張國燾成為了國民黨黨內(nèi)最受關(guān)注的“風云人物”,不僅電話、客人不斷,而且?guī)缀踝叩侥睦?,都有一大堆人簇擁著,抬高他,追捧他,使得他?nèi)心欲望得到極大程度的滿足。
毛主席對于張國燾的離開也是思緒萬千,回顧這個老同事此前的歷史,他后來多次對其進行過點評。
——例如當年的5月4日,毛主席在抗大給全體學生做報告,就提到:張國燾承認的錯誤,尾巴猶在,雖然表面上說割掉了尾巴,可他又穿起了長袍子藏在了里面。他去祭拜中山陵,但皇帝抓他到墓里去了,我們只好開除他的黨籍。
后來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,毛主席又一次重申張國燾以及他所犯下的錯誤,并時刻以此為教訓告誡所有人:要反對拉攏死黨,反對組織小派別,不要走張國燾的老路。
很明顯,對于毛主席而言,張國燾給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,這是黨的莫大損失,必須要作為教訓,反復告誡黨員與后人。
三、張國燾的后來
那么背叛之后的張國燾又如何了呢?
從歷史記錄來看,張國燾一開始過得確實很舒心,但國民黨對他也是有利可圖的,當發(fā)現(xiàn)在其身上攫取不到足夠的利益后,就會選擇對其進行“冷處理”。
當時為向國民黨表示忠心,他曾向戴笠提出“策反八路軍某部”,張國燾自認為對八路軍一些部屬是有感召力的,認為此舉必定成功,但與其胸有成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他的一系列策反舉措都以失敗告終。
此時戴笠也明白張國燾的那些小把戲?qū)ρ影苍斐刹涣耸裁从绊?,在惱羞成怒之際,他派人叫來張國燾,指著他鼻子大罵一通,并當場宣布:立即撤銷張國燾的一切職務”。
原本張國燾還被蔣介石視為是“對延安的致命打擊”,如今接連受挫、黔驢技窮,失去可利用價值不說,還被戴笠指責、唾罵,張國燾待遇落差感實在太大了,此后一直垂頭喪氣,備受冷落。
不過即便被軍統(tǒng)拋棄,但張國燾畢竟是北大畢業(yè)、成名也較早,因此得到了中統(tǒng)領(lǐng)袖朱家驊的器重。當時對其仰慕有加的朱家驊甚至拍板任用張國燾擔任“對共斗爭設計委員會”的中將設計委員兼主任秘書。
但中統(tǒng)內(nèi)部很多人卻和軍統(tǒng)一樣瞧不上他。
——先不說他是空降過來搶飯碗的叛徒,就拿工作來講,在對付共產(chǎn)黨方面,他也拿不出任何好辦法,因為毛主席這邊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,他手上的消息根本沒有任何價值。
無論是在軍統(tǒng),還是中統(tǒng),張國燾的位置都極為尷尬。即便是在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他得到同鄉(xiāng)熊式輝的推薦當上善后救濟總署江西分署署長,他也依舊處處受到掣肘,總是會被搞得很難堪。
雖然這是一份有實權(quán)的肥差,而且自己還是江西人,這份工作能讓其有“衣錦還鄉(xiāng)”的榮耀感,但在署長的位子上他僅僅忍氣吞聲了兩月,便辭掉職務,離開江西,之后選擇在上海開辟新天地。
在上海的張國燾徹底放棄從政,一手創(chuàng)辦了名為《創(chuàng)進》的新聞周刊。1949年,三大戰(zhàn)役取得勝利后,蔣介石在大陸的統(tǒng)治風雨飄搖,張國燾迅速把《創(chuàng)進》停刊,之后拖家?guī)Э诘奶拥脚_北。
本以為來到臺灣后,蔣介石會對自己施以援手,但誰能料想國民黨壓根將他徹底遺忘了,不僅完全沒有人把他當作是“國民黨六屆中央委員”,還從來沒有過問過他的日常生活。
當時的張國燾到底有多落魄呢?他舉目無親,一連奔波數(shù)日,才在臺北租到一棟房子。一年下來,國民黨也沒有給他安排工作,甚至還將他居住一帶的房子給強行征收。
他也曾由于氣不過,怒氣沖沖地前往政府找人理論,但卻毫無結(jié)果,房子還是被人占了,潦倒無奈的張國燾這時候才知道自己在國民黨看來始終是個“外人”,因此來到臺灣的第二年,他便帶著全家遷移,輾轉(zhuǎn)來了香港。
接下來的日子他一直很無奈,因為他再也不是當年叱咤風云的革命領(lǐng)導人了,但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,即便他沒有權(quán)力,但身為名人依舊可以寫點評論寄給小報,賺一些錢維持生計。
抗美援朝時期,隨著戰(zhàn)爭的推進,黃金價格直線攀升,此時的他以全部家當為“賭注”,干起“炒黃金”的生意。但沒想到的是,有一天黃金價格跌停,等他反應過來后已經(jīng)為時已晚,他的發(fā)財夢徹底破滅。
此時的張國燾失落到了極點,遷居香港后,雖然日子過得平穩(wěn),但卻很拮據(jù),如今自己虧損嚴重不說,更禍不單行的是:妻子楊子烈為討生活,奔波時摔成了跛子……
但他畢竟曾經(jīng)是叱咤風云的人物,因此總有一些“有心之人”會上門找他。
而在1953年的一天,美國中央情報局便尋上門來,向他打探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人的具體情況,畢竟他在早期與后來不少高級干部都或多或少有所接觸。
因為生活窘迫,美國人又給出了優(yōu)渥條件,因此張國燾對他們的請求是知無不言,但這點顯然并不夠供他長久花銷。
時間來到1958年,生活不下去的張國燾居然心血來潮,強烈表示想要與中國政府建立聯(lián)系,甚至還主動托人說要為政府做點事情。
毛主席對此也進行了批示,大致意思是說: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(guān)系,如能做到這一點,可以考慮給予個人生活方面補助。
由此可以看出,毛主席對張國燾的處理是非常大度的,他愿意接納對方回到大陸??上?,張國燾沒有接受這一建議,所以他終其一生也沒能踏上大陸一次。
后來他寫了一篇名為《我的回憶》的回憶錄,靠著這本書的版權(quán)費,徹底擺脫了現(xiàn)有拮據(jù)的狀況。1968年,他正式離開香港,遠赴加拿大討生活,之后在華裔較多的多倫多定居下來,之后便一直留在了這里。
1976年9月9日,是一個所有國人無法忘懷的日子,因為毛主席在這一天去世了。
當時《倫敦日報》的記者為此專門前去采訪了他,問他:如何看待毛主席的去世,此時的張國燾感慨萬千,他只說了十個字,即:“我們的時代已經(jīng)過去了?!?/p>
從這番對話來看,張國燾依舊不承認自己與毛主席的高下之分,認為自己和毛主席是同一境界的人。但這位老人也不得不承認,他們的時代過去了,離開會徹底消除昔日的恩怨。
巧合的是,在同一年張國燾因為中風,半身癱瘓,不能自理,被送進老人病院。后來1979年12月5日,張國燾被凍死在老人院里,他的一生以這樣尷尬而又奇幻的方式而離開人世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