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我說過我家團團被欺負,然后我家老媽化身護崽鷹,把人家大人連同孩子一起撕了的事。
我媽呢,沒動手——矮瘦小老太,動手沒把握,也一輩子沒跟人動過手,就會語言輸出。就這么著,也把孩子給嚇著了。小睡神成了個粘人精,被我抱著哄著“媽媽在,媽媽愛你,媽媽保護你”,后半夜才睡踏實了。
今天見到熱搜,看到這是在干嘛?兩小孩搶秋千雙方家長大打出手了_新聞頻道_中華網(wǎng)
孩子玩?zhèn)€秋千,大人攙和干嘛?
自己也是帶孩子,老太太怎么就能動手去晃秋千?人家孩子摔了不還得賠么?
這男孩媽媽保護孩子心切,可以理解。阻止老太太不成,把孩子抱下來,先確保孩子安全,再跟老太太理論。老人家還拉著秋千鏈子呢,你一腳下去,哪怕沒踹著,老太太一躲,秋千晃動不更厲害了,摔了自家兒子,心疼不?
而且吧,老人家骨頭脆,哪怕你沒踹著,老人家為著躲,崴了一下腳,或者摔傷了,你不得賠啊。
大家都是帶娃,護崽,請務(wù)必把孩子的身心安全放第一位。
你生氣的樣子,會嚇到孩子
好吧,我承認,我也是屬于‘吃一塹長一智’。
我家團團大概一歲半的時候,帶去室內(nèi)游樂場玩。我倆一起滑滑梯到下面,我家姑娘還沒站起來,上頭倆皮孩子,居然把人可以坐在里面開的玩具汽車,從滑梯上往下扔,撞著我姑娘了。
當時,我也是急吼吼地找皮孩子,忘了第一時間去關(guān)心我家女兒。還是旁邊的媽媽提醒我,孩子眼睛好像被撞到了,我才匆忙蹲下身去看姑娘有沒有受傷。姑娘被我抱在懷里,才哭出聲來,這是被嚇著了。
我先生在外面等候區(qū),拍我們玩的視頻,發(fā)現(xiàn)姑娘沒大受傷,一邊拍著,一邊過來找我們。
后來回看,我站在姑娘旁邊,吼著找罪魁禍首的時候,我姑娘明顯被嚇到了,哭都不敢哭,也不敢伸手抱我的腿,眼里含著眼淚,扁著嘴抬頭看我。后來我把她抱起來,眼里也有點怯怯的,等我親了親她,她爸也來了,這才哭了起來。
那次,我姑娘真挺險的,上眼皮給磕破了,紅腫了一周多。
現(xiàn)在想起來,我都有些后怕,也深覺自己情緒上頭,居然不去先看可能受傷的女兒,先找罪魁禍首。也得虧沒傷著眼睛,我姑娘也堅強,后來哭了沒兩分鐘就停了,還能繼續(xù)玩,半點沒記仇。
不過,晚上回去,我們還是頭一次讓姑娘睡我倆中間,小心看護了一晚上,半夜量了兩次體溫,確認她的確沒受驚,第二天也都好好的,才徹底放心。
我也給自己的育兒守則添了這么一條:任何情況下,先確保孩子人身安全。有沖突,也理性解決為先,不給她看見自己情緒失控的樣子。
后來我家先生每次帶姑娘去孩子王玩,再也不在外面的等候區(qū)了,也跟著一起進去。他怕我一時情緒上頭,也跟熱搜里的媽媽、奶奶似的,干出本末倒置的事情來。
這段視頻現(xiàn)在被放到了晚上,大人、家屬自己回頭再看看,稍有理智的人,想想,都會覺得這次沖突是不應(yīng)該發(fā)生的,會反省自己犯了什么錯。
因為搶秋千的事,兩大人發(fā)生了肢體沖突,對兩個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影響?
是會被嚇到,還是為了保護自家大人,也加入混戰(zhàn)?在學校發(fā)生了類似的事情,孩子要怎么處理?是沖動的動手,還是懦弱地躲開?
孩子的事情,優(yōu)先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。
像我家團團前兩天被大姐姐欺負,她隔天晚上,就又跟其中一個小姐姐玩在一起了,兩人還交換了酸奶,親親熱熱的叫上了姐姐、妹妹。我媽跟對方奶奶尷尬了一瞬,也一笑泯恩仇,在一旁聊天了。
或許,兩人哪天又吵架了。但,管他呢,隨心么。鄰居而已,匆匆過客而已,沒必要教著孩子上綱上線地去分這人能處,這人不能處。
孩子慢慢地自然就能摸索出與人相處的邊界。
關(guān)心則亂,真的是關(guān)心孩子么?
就像這次,這老太太為什么在自家孩子被人搶了秋千之后,第一反應(yīng),不是安慰自家孩子,而是去晃秋千呢?
這樣的情況很多。
比如孩子摔壞了東西,你第一反應(yīng)是去關(guān)心孩子有沒有受傷,有沒有嚇著,還是怪孩子粗心大意?
比如孩子們在一起玩,自家孩子不小心磕碰了人家孩子,你是會先去關(guān)心被傷著的孩子,還是會先責備自家孩子?反過來呢?
……
很多時候,尤其是在外面,大人似乎總是習慣性地先去關(guān)注別人,關(guān)注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,卻忽視了自己的態(tài)度、行為,對孩子的影響,會不會讓孩子感覺被忽略,或者被嚇到。
這或許能說是因為愛,因為‘關(guān)心則亂’,但大人這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、處理問題的方式,真的得改,得讓自己的‘下意識’慢一點,真正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。
而且,真的,人生太多人比如,鄰居、老師、同學以及同學家長,等等大多數(shù)人都是孩子的過客,孩子才是會陪我們走完一生的人,他的健康快樂,當然是我們首先要保障的。
真的,家長們,千萬不要本末倒置,像熱搜中一樣,為了爭一口氣,或者一些其他人,就忽略了孩子的安全,孩子的感受。
要時時提醒自己,分清主次,也教會孩子應(yīng)該把人生的著眼點放在哪里,孩子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、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