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給大家介紹了“體育新賽道”冰壺之后,好多家長朋友好奇心爆棚,馬上來問:“有沒有很前沿的藝術新賽道?”
你別說,還真有——實驗藝術。
我不止一次看到來自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杭州的媽媽,送孩子去了一家叫做“麗娟實驗藝術”的機構學藝術,但特別神奇的是,她們發(fā)的每一張照片,我一點都看不出是在“學藝術”,倒像是工程課、木工課、玩泥巴課、皮影戲課、建筑課、文學課、科學課、自然課、服裝設計課……
不信你看:
哇,可以飛的翅膀,這是哪里的工程課嗎?
發(fā)朋友圈的媽媽說這是“游樂場”,我太好奇了,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!
這一堆堆材料都是什么?孩子們竟然都玩成了小泥人
這是在學習皮影戲嗎?
咦?“愛情是什么”,是進入了文學小報設計課程嗎?
嘿,《種子的生長條件》不是生物課的內(nèi)容嗎,怎么和藝術課扯上關系的呢?
再來幾張圖,當我看著這些孩子,拿著我沒用過的工具、玩著我沒摸過的材料,建出了比我還大的木屋、畫出了達芬奇風格的手稿、做出了可以參加藝術展的作品……我頓時化身“土狗在土里不敢說話”的表情包,完全被震驚到了。
看到這里,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樣,除了大開眼界,心里暗暗說一聲“好酷”,一定還有滿頭問號:
為什么看不到孩子們拿筆畫畫,反而是用我們平時不讓碰的電鉆、鉗子、螺絲刀,以及看起來很危險的木頭切割機器,做出奇奇怪怪、腦洞大開,甚至不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?(比如上圖最后一個黑色裝置,是孩子做的“幽靈”,看似陰郁,背后故事卻讓人想哭,等會講)
帶著100度的好奇心,我采訪了創(chuàng)始人王麗娟老師。暢談3小時以后,毫不夸張地說,這次采訪顛覆了我對藝術教育的認知。麗娟老師只字未提“如何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“,反而強調(diào)多次:
“我們從來不‘教孩子畫畫’”;
“我們從不送孩子參加考級競賽”;
“麗娟實驗藝術成立25年來,從來都允許孩子異想天開,哪怕是用稚嫩的方式表達他的感受,從不把大人的審美強加給孩子。我們還有一條‘法律’,沒人可以說自己或別人畫得不像、畫得幼稚、畫得難看”。
然而神奇的是,在麗娟實驗藝術25年的歷史里,就是憑借這種看似“佛系”的教育理念,呈現(xiàn)出了特別多4-18歲孩子獨具思想性的作品,不通過任何考試,就能讓孩子感受到“我的作品價值連城”——
比如麗娟實驗藝術有個叫做“三年展“的傳統(tǒng),市面上獨家首創(chuàng),不計成本專為學員辦大型主題展。
第一次主題是《北京,北京》,展出作品里沒有千篇一律的彩畫,沒有大人審美痕跡嚴重的歌頌主題畫,就是用油畫、綜合材料、影視視頻、草圖方案、裝置作品,表現(xiàn)出的“孩子眼中的北京”。
還和海內(nèi)外頂尖藝術機構如上海藝術雙年展、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博伊斯大展(德國)等合作,孩子們的作品在大展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(下圖為孩子們的集創(chuàng)作品《懸浮的城市》)。
也正是這樣一幅幅勇敢表達觀點、個人痕跡鮮明的作品,組成了學員們藝術探索之路的作品集,敲開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門。
每年都有20-30位麗娟的學員,進入美國羅德島學院、普瑞特藝術學院、帕森斯設計學院、紐約視覺藝術學院、墨爾本大學、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等國際高校。還有學生被普林斯頓大學、清華建筑系錄取,帶著在麗娟學到的跨界認知,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。
麗娟實驗藝術的“老”學員之一陳郡棠,從幼兒園一直學到初三,后來去美國讀書,如今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。圖中很靈動的這扇窗戶,是她高中時偶爾拜訪一位朋友時,看到對方家廚房沒有窗戶,臨時起意決定畫的,驚艷了朋友,還用創(chuàng)意賺到了450刀
我簡直太好奇了——都說“中國孩子創(chuàng)造力是弱項”,但對于麗娟的孩子,給他們一個工具,似乎就能創(chuàng)造出一個世界,還能進入名校,到底是怎么學的?
#01
當孩子餓了,他會“畫”餅,
還是親自動手“制作”一個餅?
我拋給麗娟老師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好奇了很久的:為什么麗娟的藝術課,不只是畫畫,還有讓孩子玩泥巴、鉆木頭、卷鐵絲、剪布料、演戲劇呢?
麗娟實驗藝術小學員們的上課日常,超級專注,像極了在“工作”
麗娟老師舉了一個特別生動的例子,我一下子就聽懂了。
比如一個孩子餓了,他要如何表達自己現(xiàn)在的感受?如何解決“餓了”這個問題?
傳統(tǒng)美育理念的建議是:“畫個餅干/蛋糕/披薩,一定要畫得像、畫得好看哦“。
然而這種“畫餅止餓”,其實只是解決了問題的第一步:讓“我餓了”這個想法付諸紙上,從不被看見到被看見。然后呢?畫完以后就不餓了嗎?畫得越像,越不餓嗎?當然不是,孩子要吃燒餅,而不是看燒餅。
麗娟的孩子們,已經(jīng)養(yǎng)成了習慣,想要什么,立馬動手畫草圖、找材料,大家一起齊心協(xié)力把它做出來
所以根本問題是,如何解決“吃燒餅”這個問題?
這才是麗娟實驗藝術的底層邏輯:像探究科學一樣,藝術也要做實驗——
把各種各樣的材料、工具給孩子,讓孩子去自由做實驗,體驗水和面的比例多少最佳,放多少鹽最合適,用什么樣的溫度、什么樣的鍋才能做出最好吃的餅。這個過程,一定會經(jīng)歷“鹽放多了”、“火太大了”等等失敗,那有什么關系?繼續(xù)實驗,多次試錯,總有一次孩子能經(jīng)歷千辛萬苦,做出心里最想吃的餅。
麗娟實驗藝術的北京朝陽大悅城校區(qū),這完全不像一個傳統(tǒng)的美術教室,更像一個手工匠人的工作室。每個第一次來探校的小朋友,看到這些工具的第一眼就淪陷了,迫不及待拿起來敲敲打打,一個一個嘗試起來。真的是“給我一把錘子,我能制作一個世界”
這個邏輯,其實是不斷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量有多大。只有孩子親自走完了“提出問題-用材料和工具做實驗-解決問題”這個流程,他的身心靈會得到滋養(yǎng),會有成功的喜悅,會建構起真正從內(nèi)而生的自信心、自驅力。
還有更重要的,去探索、去創(chuàng)造的勇氣。
從人類的發(fā)展歷程,這種自信和勇氣,最好在10歲之前建構好。因為11歲以后,人會自覺地往里“收”,變得內(nèi)斂、沉默,如果從小沒有刻意練習過勇氣,即便他真的餓,可能也只會偷偷畫一個簡單的餅,而不是大膽去創(chuàng)作一個餅。
當然,創(chuàng)作的前提,是親手玩過各種各樣的材料,嫻熟運用不同功能的工具。否則,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。
麗娟實驗藝術的教室一角,這么多琳瑯滿目的材料,每個孩子都會創(chuàng)意爆棚,絞盡腦汁用它們?nèi)?chuàng)造
#02
3場顛覆認知的藝術實驗,
我看到了久違的“創(chuàng)造力教育”
那么在麗娟實驗藝術,孩子們的“勇氣”,是怎樣被激發(fā)出來的?麗娟老師給我分享了3個關于“色彩“的課題,我聽到都震驚了,藝術課還能這么玩兒!?
課題一·《味覺與色彩》:你能畫出味道的顏色嗎?
這個課題,用到的是大人們壓根不會和“藝術”聯(lián)系到一起的材料—— “油鹽醬醋茶和糖”!
內(nèi)容特別有趣,老師準備了很多種調(diào)料和食材,比如糖、蜂蜜、咖啡、辣椒面、醋、花椒面等等,酸甜苦辣咸全都有。然后會讓孩子們用舌頭去舔,嘗到味道以后,里面去自己畫出“味道的色彩”。
如果這個任務給你,你會怎么畫?我猜大多數(shù)人,可能都第一時間想到“甜味=紅色,苦味=黑色/褐色,辣味=橘紅色”,因為這是我們慣常思維,從小到大似乎幾乎沒質疑過,商店里的食品包裝色調(diào)也大多如此。
但孩子們會怎么畫?
有的孩子覺得“甜味是黑色,因為想到了奧利奧”,有的孩子說“甜味是黃色,因為想到了香蕉”。
是不是非常有創(chuàng)意?誰說甜味一定要是紅色的呢?
但我們這些大人,為什么會一下子就想到這樣的“固定答案”?歸根結底,還是我們從小到大聽了太多“標準化答案”,沒有經(jīng)過自己的嘗試、實驗,沒有勇氣表達不同意見,甚至害怕和別人不一樣,早早接受了別人給我們“喂下去”的答案,逐漸固化成了自己的思維。
課題二·《畫出調(diào)料雞尾酒的顏色》:一幅被弄破的畫,還有什么意義?
這個課題還有更有趣的后續(xù)。
老師讓孩子們?nèi)我馓暨x3種調(diào)料,調(diào)成一杯認為好聽的“怪味雞尾酒”,品嘗一下再畫出這杯“雞尾酒”的色彩。
孩子們開心極了,像個科學家一樣品嘗各種味道,制作著自己的“暗黑料理”,調(diào)完以后馬上去把味道畫在紙上。其中有一個孩子,制作得相當謹慎,品嘗一個味道,加一種顏色,繼續(xù)品嘗,繼續(xù)加顏色……非常認真地進行著自己的實驗。
但過了一會兒,因為紙上加了太多顏色,又被反復拖來拖去,紙上顏色變得臟臟的,還破了個洞。孩子有點擔心,害怕下課時候會不會被媽媽說,想要扔進垃圾桶。
《調(diào)制雞尾酒色彩》格格5歲
而麗娟老師肯定地告訴他:“你完成了一幅非常了不起的畫面,我們可以從這個洞穴看世界的。而且你知道嗎?曾經(jīng)有一位藝術家,他的作品被割破了一個口,卻變得更有價值了,你的這幅畫也一樣。”
孩子卸下了心理負擔,又開心了起來。課后,麗娟老師又把他們創(chuàng)作的經(jīng)過,完完整整告訴了孩子的媽媽,并說孩子像一個入迷的科學家,不斷嘗試,不斷實驗,對顏色的感知變得越來越敏感,他的收獲比這副破洞畫本身更有價值。
課題三:《懸浮的城市》,從0-1創(chuàng)造一個沒有霧霾的城市,需要幾個步驟?
一個不被打壓的環(huán)境,一整套可以上天入地的工具,一大堆可以千變?nèi)f化的材料,你猜,孩子們可以迸發(fā)出多大的能量?
答案是:一座遠離霧霾的懸浮城市。
這是2017年時麗娟藝術一個大型的項目,來自北京順義、朝陽、海淀3個藝術中心的孩子全部都參與了。項目的初衷時:當周圍的生存環(huán)境變得越來越糟糕,你的解決方案是什么?
孩子們的創(chuàng)作過程極其精彩,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成熟的藝術團隊在“工作”,而不是一群小孩子“完成作業(yè)”。
當我只有一個理念,如何把想法落地?先討論,畫張草圖:
然后反復實驗、試錯,找到搭建城市合適的材料:
接著討論城市功能劃分,把大家的建筑合理規(guī)劃起來:
還要去展覽現(xiàn)場,測試干冰:
測試燈光:
終于,獨立完成了整個作品:
看了這3個課題,我特別羨慕麗娟的孩子。
無論外面的社會有怎樣的評價標準,家長對美丑有怎樣的要求,麗娟對于他們都是一個自由創(chuàng)作的安全港灣。
創(chuàng)造的勇氣,真的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,是當你用多元刺激打開孩子的感官時,自己生長出來的。
麗娟老師還講了一個故事,讓我真正看到,一個被賦予了勇氣的孩子,有時候真能救自己的命。
#03
一個“怕幽靈”的女孩,
親手做出心中的“幽靈”后,再也不怕了
在麗娟一次叫做《超負荷》的課題上,一位初中的女孩主動向老師講起了自己的恐懼:
“
當爸爸媽媽加班,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寫作業(yè)的時候,就特別特別害怕,覺得頭頂上懸著4個幽靈,會掐死我。嚇得我不敢喘氣,總是覺得要窒息,所以即便我手里拿著語文書要背,但腦子里一個字都進不去,滿滿的全是恐懼。等媽媽回來了,我覺得頭頂上的幽靈全都沒有了,我一下子能輕松了,血液也開始流動了,腦子也開始轉了。可是當媽媽問我為什么學習沒進度的時候,我不敢說,因為我覺得她肯定不信?!?/p>
聽到麗娟老師講完這段,我的寒毛一下子豎起來了。同時又為小女孩捏了把汗,按照我之前讀過的心理書籍,她可能已經(jīng)到了焦慮癥的程度,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,得趕快去專業(yè)機構看病。
但非常非常神奇的是,小女孩沒去醫(yī)院,這個恐懼自愈了。
原來,在小女孩分享完之后,麗娟的老師們便引導女孩把自己內(nèi)心看不見的壓抑,用畫筆、立體裝置表現(xiàn)出來,讓自己看見,讓媽媽和身邊的大人看見。
于是,女孩從一點點勾勒線條開始,畫出了心中的畫面——一個女孩坐在書桌前,4個長著黑眼睛的小幽靈在注視她,旁邊還有一朵紅玫瑰。
平面畫創(chuàng)作出來以后,還不夠真實,那就進一步,把她它變成更真實,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立體裝置。制作過程中,女孩不斷換材料,換位置,用實驗不停還原自己心中的場景,整整10周時間后,她用泡沫球和木條把自己心中的恐懼做出來了。
作品出來后一星期,這個女孩主動找到麗娟老師,興奮地告訴她:“你知道嗎麗娟老師,我頭上的幽靈,真的沒有了?。?!“
這個故事,讓麗娟老師感慨了好多年。
很多人都在說“藝術治愈人心”,但大多數(shù)時候,疲憊的時候聽音樂、畫畫、做手工,好像頂多也就解解乏,讓人內(nèi)心輕松一點。而這個女孩的故事,讓人看到了藝術的另一面震撼力量——
當負面情緒縈繞在孩子心理時,會因為它的未知性而被無限放大,同時也將孩子的五感鎖閉。她會除了恐懼,什么都感受不到,逐漸被恐懼拖下水。而如果我們用藝術的手段,把幻覺變成實實在在的具象,她的五感會慢慢打開,感知到外界的關心,感知到對生活的可掌控感。
一說出來,畫出來,動手做出來,也是釋放、療愈的過程,藝術有時候真的能“救命”。
#04
在麗娟學了8年的她,
去美國讀書后,竟因為太能創(chuàng)作,連跳兩級
還有一個孩子,叫做Linda,是麗娟實驗藝術的第一批孩子,一直從4歲學到了11歲,然后隨家人移民去了美國,現(xiàn)在在紐約大學讀書。
童年時期在麗娟學習的Linda(左)和她的妹妹(右)
其實,Linda小時候很早就可以去美國了,但她媽媽堅持讓孩子先留在中國,一方面打好中文底子,另一方面,就是因為看到了麗娟對孩子“勇氣”的保護,一定要在12歲之前,讓孩子在麗娟打好“創(chuàng)造力”的底子。
Linda小時候在麗娟鍛煉出了超強的動手能力
去了美國以后,Linda的媽媽打來電話,說的話連麗娟老師都震驚了——在美國都找不到麗娟實驗藝術這樣前沿、自由、跨學科的藝術機構,像麗娟孩子玩兒的哲學、人文、藝術課題,美國基礎教育階段真的不好找。
更讓麗娟老師驚訝的,是Linda的升學路,簡直像坐火箭一樣,短時間內(nèi)連跳兩級。
剛去的時候應該上6年級,但為了能跟得上美國學校的學習進度,媽媽想讓孩子再重讀一下5年級。沒想到的是,Linda一入學,立馬成為了班上的“領頭羊”,帶著美國同學制作工具,制作小手工,想什么就能立馬畫出來、實現(xiàn)出來,同學們也都愿意圍著她。
麗娟課程有很多服裝設計內(nèi)容,Linda也學到了扎實的設計能力
老師一看,覺得這孩子能力很強,建議家長直接跳級到7年級!
為此,Linda的媽媽非常感慨,在麗娟度過的整個童年,孩子真的將創(chuàng)造力刻進了基因里。當一個不懼困難,什么都敢嘗試,充滿了勇氣的孩子,進入美國的學校,更是如魚得水。
后來,Linda的媽媽又送小女兒去了麗娟實驗藝術,一直學到4年級后才去了美國。就是因為,童年的創(chuàng)造力實在太寶貴了,從小有好的環(huán)境好好保護、培養(yǎng),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寬。
在麗娟,還有很多孩子,如今正在美國頂級藝術學院、綜合大學讀書,而且他們在那里,完全不是“透明的中國孩子”,而是像Linda一樣,教授最喜歡、同學最歡迎、拿到最高獎學金的孩子。
「 寫在后面的話 」
“雙減”后,家長們恐慌的情緒一直沒有消散,加上如今中考高考更“卷”,大家普遍慌了陣腳,當然其中也包括我。
但采訪完麗娟老師后,我的不安、迷茫,瞬間消散了一大半。因為我第一次看到這種“基于藝術、始于人性”的教育方法,能把4-18歲不同年齡段孩子最需要的東西,都給到他們——自由自在想象,把內(nèi)心真實的感受掏出來,做出實實在在的藝術作品,獲得成就感、幸福感,再帶著強大的自驅力探索未來的人生。
這樣的孩子,即使不走藝術路徑,我也完全不擔心,因為他們一定會找到內(nèi)心熱愛。當這群充滿勇氣和實踐能力的孩子走上國際舞臺,“開花結果”只是時間問題。
未來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