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乘坐飛船前往太空執(zhí)行任務的人,我們如何稱呼他們呢?宇航員?沒錯,但我們也經常聽到另一個稱呼,那就是“航天員”,這兩者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其實宇航員和航天員并沒有本質上的區(qū)別,只不過“航天員”是我國所特有的稱呼罷了。那么為什么全世界都稱“宇航員”,只有我們稱其為“航天員”呢?也許你聽到過這樣的一種說法:“之所以我們稱之為航天員,是因為我們的航天員還沒有踏足過月球”,對于這種說法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,那就是“荒謬”。那么宇航員和航天員的叫法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呢?也不是,兩個稱呼并不僅在中文上存在差異,在英文上也不一樣。
宇航員這個稱呼早在1961年就有了,它是由前蘇聯(lián)所提出的。
1961年4月12日,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宇航員誕生了,他就是尤里·加加林,前蘇聯(lián)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現(xiàn)載人太空飛行的國家,而前蘇聯(lián)就將乘坐飛船前往太空的人稱為“Cosmonaut”,而這個詞匯則是來源于希臘語,意思就是“全宇宙”,“宇航員”的稱為就此誕生。由此可見,人類第一次前往太空就有了“宇航員”這個稱呼,而當時不要說載人登月了,人類連月球的邊還沒有摸到,所以說登上月球才能稱之為“宇航員”純屬瞎說。宇航員的英文單詞為“Cosmonaut”,而我國航天員的英文單詞是“Taikonaut”,顯然是有區(qū)別的。
我國“航天員”這個詞的由來實際上是錢學森先生所提出的,現(xiàn)在已然成為了中國航天的一個特色。
錢學森先生之所以提出“航天員”這個稱呼實際上是一種延續(xù),因為我國有航海員、航空員,所以順理成章就應該有航天員。剛才我們提到了航天員的英文單詞,這個詞其實非常有意思,因為Taikonaut前面的部分Taiko的發(fā)音剛好與“太空”相似。所以,不要再為宇航員和航天員的稱呼而疑惑了,后者就是我們中國航天的一個特色稱謂,與其它的事情并無關系。說到航天員,我們就會想到最近上天的3名航天員,陳冬、劉洋和蔡旭哲。
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宇宙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前往太空,在10天之后,6月16日,陳冬、劉洋和蔡旭哲成功進入了天和核心艙。
三名航天員將在上面生活6個月之久。怎么這么久呢?其實,我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長時間駐留并不是第一次了,神舟十二號就在軌3個月,而2021年10月發(fā)射升空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就已經執(zhí)行了為期6個月的在軌工作,這一次的神舟十四號同樣也是6個月。之所以航天員要執(zhí)行長時間的駐留任務就是為了與國際空間站實現(xiàn)對標,對于國際空間站而言,6個月的駐留期本身就是一個常態(tài)化的駐留周期,而未來天宮空間站正式運行后,6個月也同樣會是最短的駐留周期。
長達6個月的時間待在太空中要做些什么呢?其實航天員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。
在最初進入空間站的時候,航天員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建立駐留環(huán)境。建立駐留環(huán)境的第一步就是要對空間站內的各種環(huán)境進行采樣,比如空氣微生物采樣、水微生物采樣以及表面微生物采樣等等,之后還要對空間站內的設備進行安裝調試,并對需要維修的設備進行維修。在整個駐留期間內,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是航天員們的主要工作之一。說到空間科學實驗就不得不提神舟十四號的一個重要任務,那就是建設國家天空實驗室。
國家天空實驗室主要分為兩個模塊,即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。
其中夢天實驗艙的主要功能就是進行微重力實驗。我們知道,天空與地表的最顯而易見的差別就是失重的環(huán)境,所以在太空中可以進行很多在地表無法進行的實驗項目,比如培育太空種子以及進行微重力冶金等等。以冶金為例,在地表冶金由于有重力的影響,所以在生產合金時,由于不同金屬的密度不同,所以很難實現(xiàn)均勻融合,這樣就會使得合金的性能降低,而在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進行冶金實驗就沒有這個問題,根據以前的實驗數(shù)據,太空合金的性能甚至可以達到普通合金的10倍以上,可見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意義多么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