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周邊的這幾條大大小小的河,古時候都有橋。留存下來最有名的是盧溝橋,那是金代修的。以前知道的還有琉璃河大橋,沙河的朝宗橋、八里橋等,前兩年我在網(wǎng)上踅摸,發(fā)現(xiàn)在京北的清河上還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廣濟橋,但在谷歌、百度地圖上沒有找到具體定位。在網(wǎng)上查資料,此橋為市保,84年從清河上遷建到旁邊的小月河。沿著小月河在地圖上找,終于確定它在清河和小月河交匯的地方南邊不遠處。緊挨著五環(huán)和京藏高速。
那天下午去轉(zhuǎn)了一圈,很方便,橋在京藏高速上清橋的西北邊不遠,從城里過去在路東邊下車,公交站叫“清河南鎮(zhèn)”,看見有好幾路公交車過這里。下車過天橋到路西邊,在天橋上透過樹叢就看見那橋了。
哦——這橋好寬,說是有12米寬,比盧溝橋都寬。橋面鋪著巨大的石花崗巖塊,中間都被時間磨出溝槽。
側(cè)面看,三孔聯(lián)拱石橋,造型優(yōu)雅。
此橋建于明永樂十四年(1416年),當年這里是祭拜皇陵——十三陵——南口——居庸關——塞北的交通要道,想一想其實現(xiàn)在還是這樣,北京往西北的通道只能走太行八陘的軍都陘——也就是八達嶺。
當年建橋名為廣濟橋,后有稱清河橋,看市保的牌子是“廣濟橋(清河大橋)”。50到60年代,清河水量比較大,好像沖壞過兩次。到八十年代初因橋的過水量太小,1984年重建在現(xiàn)在小月河的這個位置,現(xiàn)在看這里離清河河道不過200來米,應該離原址不超過500米。不過現(xiàn)在好像難以有那時候的過水量,永定河都沒有什么水了。
據(jù)說遷建這個橋最大的遺憾是,當年其地基依次為打在地里的大木樁——鋪松木大方木——石板鋪砌成的整基板——在這上面在砌成橋,據(jù)說這種地基的方式是很獨特的,也是國內(nèi)無二。遷建在這個位置只能改為混凝土的了。
從南往北看,橋的迎水面是經(jīng)典的舟形,這倒糾正了我以前的一個概念,以前老覺得小月河是往南流,在這里看從南往北流,到這里匯入清河。
在橋上走一走,橋長50多米,看樣子大部分構件都保存原樣。兩邊的石欄望柱為方型,有細雕蓮瓣平頂方柱頭,實心石欄板兩面都刻有棠池的梅花線,還是很規(guī)整精美。
從西往東看橋面。
往北走不遠就是清河,小月河匯入清河的口。
走到清河邊上,西邊是清河閘,東邊是現(xiàn)代的清河大橋,八高從這里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