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,請點擊右上方的“關注”。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,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。
56歲的年紀,應該在干什么?
大概是準備著退休,在家頤養(yǎng)天年。
可是對于眼前這位衣著樸素、精神矍鑠的老人而言,那是他剛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年紀。
“唉,我那都是被逼的?!?/p>
的確,要是能選擇,誰會在56歲的時候,拖家?guī)Э诘亻_始創(chuàng)業(yè),奔一個不確定的未來?
“我那會兒能發(fā)家,就是剛好趕上了。”
面對自己如今的成就,老人并沒有自傲,因為他知道,在這億萬的財富里,有許多是靠著時代的紅利與運氣得來的。
要是放在如今,他或許還是那個窘迫的農(nóng)村老漢。
老人叫胡永根,在56歲時靠著借來的500元走街串巷收破爛,經(jīng)過17年的奮斗,身價超過10億,他的人生堪稱傳奇。
這樣的人生反轉(zhuǎn),難道真如老人所言,只是靠著運氣與時代機遇?
要知道,每一個成功的人,一定都有著過人之處。
古往今來,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,不在少數(shù),而手握爛牌卻一朝翻身者,無一不是人杰。
讓我們走進胡永根,看看50多歲的他,如何翻身成為億萬富翁。
年過半百依舊養(yǎng)家難
胡永根出生在四川成都新津縣一個小山村里,家中一貧如洗,父母整天臉朝黃土背朝天,沒有一刻得閑,卻也只能剛剛溫飽。
“我一定要走出去?!痹谀暧椎暮栏闹?,困在老家這個窮苦的山村里,他的未來也是一眼能望到底的。
這樣的日子,太過無望了,心懷抱負的胡永根不愿意這樣過下去。
只能借著空閑時間拼命學習,希望有一天能考出去。
皇天不負苦心人,最終他成功考入了成都空軍技術學校。
雖然只是專科院校,但這在當時也是非常難得的。
進入學校后,胡永根沒有松懈,一心撲在學業(yè)上。
18歲那年,他順利地完成了學業(yè),被分配到一家工廠當工人,成為了鄉(xiāng)鄰們艷羨的對象。
“那點錢根本就沒法在城里生活?!?/p>
胡永根一臉苦澀,他的工作十分體面,可是卻只是面子光。
在城中無房的普通工人,要想安家哪有那么容易。
也正是這樣的窘境,讓胡永根心中開始升起了“不安分”的念頭。
可是囊中羞澀,家中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(yǎng),胡永根沒有辦法隨意折騰。
后來因為廠子的效益越來越差,胡永根只能重新回到老家務農(nóng),過上了他最不想要的生活。
“以前拼了命地跳出去,誰知道轉(zhuǎn)了一圈又回來了?!?/p>
盡管不愿意,胡永根還是在現(xiàn)實面前低下了頭。
這時的他已經(jīng)人到中年,卻還是疲于養(yǎng)家糊口,沒精力提其他。
胡永根
但就算這樣辛勤勞作,胡永根一家人也只能勉強溫飽,一整年下來,全家的收入連100塊都不到,過年時連兩塊豬皮都買不起。
“不能再這么下去了?!?/p>
深夜里,家人都已經(jīng)入睡,胡永根作為一家之主,卻無法安然入夢。
他獨自坐在堂屋里,想著女兒都十幾歲了,還每天光著腳跑來跑去,自己這個無用的父親,卻連一雙鞋都買不起,心中很不是滋味。
“還是得創(chuàng)業(yè)?!?/p>
因為80年代初,國家鼓勵個體經(jīng)營,已經(jīng)有很多,靠著做小生意發(fā)家致富。
創(chuàng)業(yè)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,想到這里,胡永根腦海中那個念頭再也壓不下去了。
人挪活,樹挪死。
胡永根想著就家里這情況,今后的日子再壞也差不到哪兒去了,終于下定了創(chuàng)業(yè)的決心。
而此時,他已經(jīng)年過50了,在村里結婚早的人家,已經(jīng)是做爺爺?shù)哪昙o了。
“干什么好呢?”
雖然決定要創(chuàng)業(yè),可是胡永根也知道,再小的買賣都是需要本錢的,現(xiàn)在的自己,根本拿不出什么錢,也做不了那些費錢的大生意。
為了確定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,平時在家干完農(nóng)活,胡永根還會經(jīng)常去城里四處轉(zhuǎn)轉(zhuǎn)。
一方面找點臨時的活計補貼家用,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尋找商機。
1990年,在城里轉(zhuǎn)悠了近一年的時間,胡永根終于從撿破爛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商機。
只要有些小本錢,從住戶那里低價收取廢品,自己再高價賣出去,這中間的賺頭還是非??捎^的。
創(chuàng)業(yè)的項目有了,這創(chuàng)業(yè)的本錢要從哪兒來呢,畢竟他家里可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。
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,既然打定主意要干這門生意,那就不妨膽子再大些。
胡永根咬牙向朋友借了500塊錢,買了一輛自行車,在后座上安了兩個大竹筐,開始了走街串巷收貨的創(chuàng)業(yè)路。
進城拾荒開啟創(chuàng)業(yè)路
“收舊書、廢報紙嘍……?!?/p>
一邊慢慢地騎著車,胡永根還在一邊吆喝,那會兒沒什么宣傳的手段,完全就靠他在大街小巷里,停停走走的叫喊。
遇到有要收廢品的人家,就停下來稱貨,沒有就得繼續(xù)邊騎邊喊。
“每天這么喊,嗓子都有些遭不住?!?/p>
其實在胡永根看來,自己這樣整天在大街小巷穿梭,沒比種地輕松多少,自從創(chuàng)業(yè)開始,他幾乎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。
“路上小心點?!?/p>
“曉得嘞?!?/p>
每天凌晨三點,胡永根就要爬起來,將前一晚整理好的廢品裝車。
然后從家里騎上車送到城里的收貨點轉(zhuǎn)賣,然后又開始一天的奔波。
他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,因為要轉(zhuǎn)悠的地方太多了,他必須早點出發(fā)。
不然一天下來,也走不了幾個地方,能收到多少貨就更不好說了。
身上還背著債,家里好幾張嘴需要吃飯,胡永根沒法停下來,只能日復一日地在凌晨的星光中出門,在夜晚再伴著月色回家。
匆匆忙忙吃完晚飯,就又要分貨整理,一直忙到凌晨才能睡下,不到三個小時后,他又得起床開始新一天的忙碌。
“這就是掙個辛苦錢?!?/p>
沒有一門掙錢的生意不辛苦的,只不過有些是費神,有些就是傷身了。
因為每天要在外面待上一整天,胡永根會提前讓家人準備好干糧,每天中午抽空啃上兩口充充饑,讓自己有力氣接著干活就成。
圖片源于網(wǎng)絡
白天在外邊四處轉(zhuǎn)悠,胡永根最怕的就是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。
大夏天還好,雖然頂著烈日,人常常被曬得頭暈眼花,可路上還算好走。
自行車上再掛上一大壺水,戴著頂草帽用毛巾擦擦汗,還是能挺得住,實在太熱就在樹下躲一躲。
遇到下雨就比較遭罪了,即使穿著雨披,胡永根也常常會被淋濕。
在雨幕中騎車也得非常小心,遇到那種看不見的積水坑,一不小心還會摔個大跟頭。
竹筐里的廢紙和書都會被泡水,完全沒法轉(zhuǎn)賣出去,一天下來全白干了。
“那會兒只能做轉(zhuǎn)手,利潤非常低?!?/p>
即使做了這生意快一年了,胡永根的手頭上還是沒什么錢,十分窘迫。
1991年,有人約胡永根到成都談生意,地點定在了茶館。
他出發(fā)前翻遍了整個衣兜,只找到了5毛錢,也就剛剛夠付一碗茶水錢。
但是都已經(jīng)約好了,不去又不行,胡永根只能壯著膽子騎上自行車趕往茶館。
“我去趟廁所?!?/p>
眼看著服務員要摻茶了,胡永根不好意思地向客戶笑了笑,快步走向了附近的廁所,躲了一會兒才若無其事地返回了座位。
“也沒啥,就是舍不得那錢?!?/p>
本來就沒掙到什么錢,讓向來節(jié)儉的胡永根破費這5毛錢喝茶,他實在是舍不得。
那會兒家里頭處處需要用錢,都是一分錢掰成兩分花。
即使利潤再薄,日積月累之下,胡永根還積攢下了些錢。
在還清了欠債后,他放下了心中的負擔,更加積極地開始奔波。
因為這半年多的辛苦,真的讓他掙到了錢,比以前種地有盼頭多了。
由于當時縣城里做上門收廢品的人很少,胡永根的生意也慢慢開始擴大。
在1991年初,他用每年5000元的租金,租下了縣城橋邊的三間小平房,取名為“華聲商行”,開始了定點收購廢品的日子。
一切清零被逼從頭再來
不用每天疲于奔波,胡永根的空閑時間也多了起來。
看著每天回收的舊書等廢品的利潤越來越少,他開始琢磨起自己的生意,每天調(diào)查那些回收的廢品中,利潤比較高的東西。
在當時,縣城里的廢金屬都是按照4.5元一斤回收的,但是轉(zhuǎn)手價卻到了6塊多。
這也讓胡永根看到了商機,漸漸將自己回收的重心,放到了廢金屬上。
“收的都是些廢鐵、銅、鋁之類的廢金屬。”
這些東西,主要是從居民家中回收的,多半是些沒法修補的廢舊鐵鍋、剪刀、菜刀這類廚具。
胡永根收來之后,不需要太費心思,好好分類就成。
可是,鋁、銅之類的,基本都來自居民家中老化的電線、電表等,這些是需要費大功夫進行處理的。
胡永根每天都要不停地用手,將包裹在膠皮里邊的金屬刨出來,這也導致他的手完全被染上了顏色,衣服也滿是污垢,洗都洗不干凈。
“錢嘛,總是能積少成多的。”
這些家庭小物件里的廢金屬并不多,要取出來也十分麻煩,可是胡永根卻沒有嫌棄。
畢竟每個月能多掙幾塊錢也是好的,而且長年累月下來,這筆錢也是挺可觀的。
胡永根回收廢品,都是當場驗完貨,然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根本沒什么繁瑣的程序和證明之類的。
所以一旦錢貨兩訖,他也沒法證明貨的來源。
“我這真是從縣電力公司收購的?!?/p>
胡永根很是頭疼,他這批老化的電線就是從縣電力公司收購的,但這沒東西能證明啊,而且空口無憑,一時間都沒法說清楚。
其實,也不怪警方疑心,他收回來的這批電線全都一截一截的,很像是人為偷盜后的“賊貨”。
沒什么文件證明廢品來源,最后只能認栽。被罰了幾千塊錢,貨還被收走了,完全是錢貨兩空,白忙活不說,還倒賠了一大筆錢。
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,胡永根也沒辦法完全避免。
因為利益動人心,有人這樣高價收廢金屬,自然會有人鋌而走險地弄“賊貨”。
1992年,胡永根收到“賊貨”,前后損失了近萬元,被坑得幾乎賠進了全部家當。
“起早貪黑的忙,結果白折騰一場。”
胡永根想著自己都56歲了,創(chuàng)業(yè)卻全賠了,一時間有些心灰意冷。
本來想要改善家里環(huán)境的,結果兩年下來,自己賠了個精光,還不知道后面要怎么辦呢,干脆回村里算了。
“算了,有點事兒能做做,還能掙點兒,這總比沒有的強?!?/p>
妻子耐心地開導著胡永根,想要打消丈夫回鄉(xiāng)的念頭。
畢竟他們年紀都不小了,再回去也干不了什么繁重的農(nóng)活,還不如繼續(xù)守著這個廢品回收站呢。
胡永根點了點頭,他知道妻子說得沒錯,要真是放棄不干了,家里的日子怕是更過不下去了。
創(chuàng)業(yè),十創(chuàng)九倒,還剩下的,也只是苦苦支撐而已。
沒有家底,沒有機遇,想要一夜暴富,恐怕只能是在夢里了。
胡永根見過不少成功的人,但看得更多的,還是那些一蹶不振的老板。
自己現(xiàn)在雖然一切清零了,但好在原來打下的基礎還在。
“大不了再多出去跑跑吧?!?/p>
認清了現(xiàn)實,胡永根也不再沉溺于曾經(jīng)的失敗中,而是一邊加大其他小利潤廢品的回收,積累資本,一邊深入研究廢金屬的回收,希望能在高風險下,獲得更高的利潤回報。
主動出擊成就億萬家產(chǎn)
也許是倒霉太久,上天都看不過去了。
1993年,胡永根迎來了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生涯中,最大的一次機遇,為自己后來的發(fā)家致富,積累了足夠的原始資金。
當時,縣城的國有重金屬回收公司,看中了胡永根的經(jīng)銷能力,主動約他談合作,讓他掛靠公司進行廢金屬回收。
胡永根
這也意味著,胡永根在往后的生意中,不需要再擔心貨源,也不用害怕收到“賊貨”,只要找到買家,那就穩(wěn)賺不賠。
而且,當時的廢金屬利潤一路飆升,每噸的純利潤已經(jīng)上升到了3000至4000元的地步。
胡永根也因背靠大樹,當年收入達到了數(shù)十萬。
不久后,胡永根所掛靠的公司開放了私人承包政策,國家也出臺了個人經(jīng)營廢舊金屬回收的條件。
有錢又遇到好政策,他的生意很快就一飛沖天。
在96年的時候,華聲公司的營業(yè)額甚至達到了1500萬元。
但是,再好的生意,時間做久了,競爭者也會越發(fā)多,市場的生存空間也會被壓縮得越小,開拓新的市場,也就變得迫在眉睫。
“要是我還繼續(xù)坐等機會,恐怕會被困死在里邊?!?/p>
1999年,涌入當?shù)貜U金屬回收行業(yè)的人越來越多,整個西南地區(qū)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,胡永根開始將眼光投向了省外市場。
“也不是說動就能隨便動的,風險太高了?!?/p>
已經(jīng)年過六十,胡永根卻依然十分清醒,也很沉得住氣。
他沒有盲目地進行省外的市場拓展,而是讓女兒先行趕往沿海等地進行考察,研究與挖掘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新方向。
同時他積極與全國各地廢品回收行業(yè)的大經(jīng)銷商們開展合作,達成長期穩(wěn)定的伙伴關系。
“人無信不立”,作為商人,最為重要的就是誠信二字,沒有信譽度的企業(yè),是沒有人敢放心合作的。
作為第一個開拓的省外市場,胡永根對于重慶的合作伙伴十分上心。
當時雙方達成了第一次合作,可到了該付款時,胡永根這邊的錢一直沒湊齊,等到東挪西湊準備好貨款,銀行也早就關門了,錢卻在手里付不出去。
想著父親平時的教導,胡永根的女兒直接開著車,親自趕往重慶送錢,力求不能砸了自家的誠信招牌。
“這還真是第一次啊,遇到您家這樣守信的人?!?/p>
深夜11點多,重慶商家守在約定地點,看著風塵仆仆趕來付錢的人,十分感動。
對于他們而言,雖然收款不急于這一兩天,可是遇到這樣寧可一路奔波,也要按時付款的合作伙伴,終究是讓人更為放心。
憑借著這樣的信譽和口碑,華聲公司很快就在外省站住了腳跟,順利地實現(xiàn)了省外市場的開拓。
“日子嘛,過得去就行了,沒必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。”
這時候的胡永根已經(jīng)年過七旬,身價也超過了10億,成功躋身億萬富豪行列。
可他卻還是過著極為儉樸的生活,還曾數(shù)落過女兒在他生日當天,花150萬購買奔馳車完全沒必要,胡家也一直堅持他所定下的規(guī)矩。
除宴請客人以外,都不準在外吃飯,家中的剩菜剩飯也不許隨意倒掉,只要菜沒壞,第二天就會熱了繼續(xù)吃完。
這樣一位堅守清貧的富豪,卻花費了600多萬在慈善事業(yè)上。
為了安置家鄉(xiāng)的拆遷戶,他把自己修建的30套住房以低于市場一半多的價格,直接賣給這些住戶,還一直堅持資助貧困生,有超過1200名學生接受過他的幫助。
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。
“6個做手術的食道癌病患,就我一個人活了下來?!?/p>
在胡永根眼中,這就是他堅持慈善的回報,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將慈善進行到底的決心。
既然自己有那個實力,那么也該回饋社會,也算是對當初自己能成功起家的感恩。
胡永根的發(fā)家史,看起來仿佛是一部爽文小說,是大器晚成的典范,但其實是生活苦難逼迫下的不得已為之。
即使如今他風光無限,想必也沒有人愿意,真的體會一遍他的坎坷人生。
畢竟,如果能永遠長在溫室,誰會愿意歷經(jīng)風雨?
苦難就是苦難,沒有人愿意經(jīng)歷,也沒有人想要感謝,不是苦難成就了你,而是你成就了你自己。
參考文獻:
[1].56歲拾破爛創(chuàng)業(yè) 17年煉成億萬富翁[J].青年文學家,2015(34):58-5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