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我們遇到這兩種人,盡早拉黑,盡早遠離。
其實,如果我們懂得人性規(guī)律,才會明白:成年人之間,談錢是最正確的行為。
就如一句話總結(jié):成年人的世界,少說對錯,多看利弊。
一旦利益沖突,朋友之間也反目成仇;一旦利益一致,敵人也可以結(jié)為朋友。
這是扎心的現(xiàn)實,因為人際交往的本質(zhì)就是價值互換,有利則聚,無利則散。
有的時候,我真的覺得那套”給小費”的行為比我們滿口仁義道德、一聲一個“謝謝”更加符合人性規(guī)律!
比如說,你去酒店住宿,如果在國外,需要給服務(wù)員幾美元的小費,然后服務(wù)員熱情為你服務(wù),幫你拿行李,還要對你道聲謝謝。
正是因為你給了小費,服務(wù)員可以周到體貼地為你服務(wù),將顧客視作是上帝一般伺候。這就是金錢的魅力!
難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家書中告訴兒子說:
明智地花出去,金錢更能換來道德上的尊嚴的社會地位,這些東西遠比豪華、氣派的住宅和美麗、漂亮的服飾更令我激動不已!
是的,金錢可以換來他人對你的尊重,而這一點是很重要的。
窮人是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的,他們總是喜歡罵服務(wù)員或推銷員狗眼看人低,為什么不把自己當上帝一樣招待。
因為窮人不付出金錢就想白嫖,就想享受更好的服務(wù),憑什么?
難道就憑一句“顧客就是上帝嗎?”
有沒有搞錯,給錢的顧客和沒有給錢的顧客,享受到的待遇能一樣嗎?
有這種想法的人,要么是蠢,要么是壞,就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兩種人——弱者和喜歡白嫖的人。
下面兩個故事告訴大家:談錢,才更符合人性規(guī)律。
1、前些時想去青海湖玩,去之前在網(wǎng)上搜索了一下游玩攻略。
看到有一個人吐槽說那邊的當?shù)厝颂珘牧?,明明寫著公廁,還要收1元的如廁費。
我看到這里直接無語了,這些連一塊錢都不愿意花的人,為什么還要出去游玩,污染一方環(huán)境呢?
這些人只會站在自己角度思考問題,大談上廁所收一元太貴,滿腦子都是垃圾。
殊不知,青海湖那地方是地廣人稀,修建一個廁所是有難度的,而且維護廁所干凈衛(wèi)生也是需要請人的,而請人就要花錢。
就如電視劇中和珅的一句名言:我不是要你的錢,我是拿你的錢,給你辦事。
其實,這兩件事都是一個道理——花錢,才能享受到更好更優(yōu)質(zhì)的服務(wù)!
試問一下:那些視錢如命、將自身利益看得比命還重要的人,他們的豬腦子哪里明白這個道理?
再過幾天,估計他們又要質(zhì)疑:
為什么硬座車廂人滿為患,不能讓一部分人去空余的臥鋪車廂坐坐?
為什么動車上二等座車廂沒有座位,不能讓人們?nèi)タ沼嗟囊坏茸噹?/p>
有沒有搞錯,如此愛心泛濫,社會不就亂套了,哪有誰還去努力奮斗呢?
其實社會是很公平的,你出了什么價位,就可以享受對應(yīng)的服務(wù)和體驗。
2、有個地方下大雨,路邊很多車都快被淹沒了。
有位車主找到一位開拖拉機的農(nóng)民伯伯,請求他幫幫自己,幫忙把車拖出來,免得車子在水中泡太久,搞報廢了。
農(nóng)民伯伯心腸好,于是樂于助人,幫助這位車主把車子拖到了洪水淹不到的高處。
事成之后,車主一口一個感謝,連忙發(fā)根煙給農(nóng)民伯伯。
農(nóng)民伯伯欣然接過煙來抽,心里有種“贈人玫瑰手留余香”的滿足感。
這一幕正好也讓其他車主也看到了,于是好幾個人過來求農(nóng)民伯伯幫忙。
農(nóng)民伯伯好人做到底,又是不惜耗時耗力地幫助幾位車主把車子從大水中拖了出來,又是欣然接受了一根香煙。
但是,來找農(nóng)民伯伯求助的車主越來越多,他難免覺得自己這樣無私幫人太吃虧了,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(yīng)有的回報。
農(nóng)民伯伯和家人商量了一下,決定對之后想要拖車的車主每人收取50元拖車費。
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讓農(nóng)民伯伯傻眼了:
農(nóng)民伯伯徹底心寒了,真沒想到今天做活雷鋒,好心幫人,會有這結(jié)果。
于是他不管眼前這堆亂攤子了,直接開著拖拉機走人了。
而這群愚蠢的車主,因為舍不得花50元拖車費,愛車完全報廢了,真是貪便宜吃大虧!
可見,人都是很賤的,我們千萬不要免費幫人,以免他人養(yǎng)成依賴性,感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,更不要做了好事后奢求他人感恩,因為感恩是極有教養(yǎng)的產(chǎn)物。
對于成年人來說,談錢一點都不傷感情,事前不談錢才是愚蠢至極的,因為這是低估了人性,又破壞了價值互換的規(guī)則。
一個人肯于談錢,才是對人性規(guī)則的最大尊重,也更加符合人際交往的本質(zhì)。
一個人看問題越來越現(xiàn)實,多用真金白銀去考慮,才是真正長大的唯一標準!
結(jié)束語:
古時候,孔子的弟子子貢做了好事,不要報酬,還被孔子狠狠批判了一頓,為什么呢?
話說當時的魯國有一條法律,只要是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,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,就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。
子貢家里很有錢,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;為了彰顯自己的高風(fēng)亮節(jié),子貢回國后拒絕收下國家的補償金。
孔子知道此事后,大罵子貢愚蠢至極,不懂人性。
子貢不解,孔子便解釋道:你這么做了后,以后大家也不敢再收下國家的補償金,然后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仆了。
是啊,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,人的行為都是逐利的,你斷了他人財路,當然做好事的人就少了。
反觀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路,他見義勇為,救起一名溺水者,對方為了表示感謝,送了一頭牛,子路開心收下了。
孔子表揚子路說:“你這樣做很對,以后一定會有更多人效仿你勇于救落水者了?!?/p>
大家看見沒,有價值回報的善行比沒有價值回報的善行更值得提倡和效仿。
為什么?
還是我上面所說的一句話:人際交往的本質(zhì)是價值互換!
如果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報,如果你的價值是單方面的付出,這必然是違背人性規(guī)律的,也是不可持續(xù)的。
所以說,人際交往中,所有的活動,談錢才是更加符合人性規(guī)律的!
學(xué)習(xí)更多人性規(guī)則,歡迎大家閱讀我的人性專欄——知人性者,得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