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/源自網(wǎng)絡(luò) 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
俗語說,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
一個家庭若有一個足夠睿智、足夠明事理的老人,那么該家庭很容易就會成為被人羨慕的對象。因為這樣的老人,不僅能以主心骨的形象,穩(wěn)住整個家庭,還能給予子女和后代足夠的人生經(jīng)驗。
可以說,智慧老人一直都是寶藏一樣的存在。
然而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是三觀正的,明事理的。相反,有些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,漸漸變成無德老人,凡事不講理,弄得整個家庭烏煙瘴氣。
自然,他們也很難得到子女的尊重與照顧,甚至還會有討人厭的嫌疑。
其實人老了,走不動了,真的要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好好做規(guī)劃,有些話不該說就不要說,有些事不該做就不要做。哪怕是你的家人,是你的子女,在相處時也要注意技巧和分寸。
有三件事,真正聰明的老人是會守口如瓶的。因為他們知道,一旦說出口了,家庭成員之間的關(guān)系,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。
一:對子女的家事守口如瓶
年輕時,子女是你的孩子,對于他們,你完全處于主導(dǎo)地位。但是后來,子女長大了,成家了,你就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之主了。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,有自己的生活理念,強行把自己的思想加在他們身上,試圖控制他們,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叛逆,越來越反感。
當(dāng)然,無論他們長多大,都依然是你的孩子。
但不一樣的是,他們也會當(dāng)父母,也會有自己的孩子,而身為老人的你,一定要在相處時注意分寸。
關(guān)于子女的家事,最好是守口如瓶。一方面不要妄加評判,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定;另一方面不要對外說,要懂得給他們留面子,懂得保護他們的隱私。
一個明事理的老人,不會因為自己的一時情緒而作出傷害子女的事來,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(xiàn)。
二:對于自己曾經(jīng)的丑事守口如瓶
人生的道路很漫長,在這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,我們難免會走彎路,做錯事,這是無可厚非的。但是老了,走不動了,就別把這些丑事拿出來說了。
說了,不僅對于當(dāng)下的生活沒有任何好處,還會白白惹人笑話。更嚴(yán)重者,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(guān)系,何必呢。
我身邊便有一個典型的負(fù)面例子。
鄰居張大爺年輕時曾有過一段婚外的戀情,雖然最終保住了家庭,但是跟妻子的關(guān)系從此一落千丈。老了老了,張大爺不僅不珍惜現(xiàn)有的生活,還逢人便說自己年輕時的風(fēng)流韻事,導(dǎo)致他跟妻子再一次決裂。
丑事,本身就是不光彩的,反復(fù)拿出來說有什么用呢?只會讓你現(xiàn)在的生活不安寧罷了,這實在不是聰明人的做法。
三:對自己與外人之間的仇恨守口如瓶
人生在世,有朋友就有仇人,真心朋友應(yīng)該珍惜,仇人應(yīng)該遠離。只有這樣,我們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鬧心,多一點喜樂和平靜。
老了,走不動了,有很多東西都要慢慢放下了。
尤其是跟外人之間的仇恨,一朝不放下,一朝不輕松。與其帶著如此沉重的包袱生活,何不化干戈為玉帛,放過自己呢。
如果你跟某個人之間有深仇大恨,不必急著原諒對方,但是一定要懂得放過自己。如果整日陰郁纏身,只會影響心情,將日子越過越差。
逢人不說自己的不幸,不說與他人之間的仇恨,是一種豁達,也是一種高情商。畢竟沒有人理應(yīng)當(dāng)你是情緒的垃圾桶,很多事,終究是要自己慢慢看開的。
人,這個字雖然只有一撇,卻并不好做。
我們在人世間浩浩蕩蕩地走一遭,不能只圖自己享樂,既然這一生要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,就要盡可能地做到盡善盡美。多為別人考慮一點,人生就多一點圓滿。
老了,走不動了,以上提到的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,這才是聰明人的活法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