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覺得現在傻子都不會去買蔚來。
蔚來剛出現的時候,絕對定位是高端車,什么換電啊,開著汽油發(fā)電機去給客人充電了,等等。價格也是40多萬,之前都可以買一臺奧迪Q5。
但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品牌,怎么可能馬上建立起高端形象?要知道他連自己的生產廠都沒有啊。
比亞迪干電池干了那么多久,造汽油車也造了那么久,造電車非常厲害,大巴都進軍歐美了,到現在也不敢推出什么高端的品牌。為什么呢?因為比亞迪很明白,那時候電動車價格虛高,一方面是特斯拉沒有進入國內,另一個方面是因為當時的補貼比較高?,F在特斯拉在國內已經國產化了,補貼現在也拉下來了,電動車就沒有高端的可能。而且現在保時捷奔馳寶馬都有電動車,這些電動車就比蔚來貴一點點,試問李斌怎么可能還能賣出如此高的溢價?
還有那些目前還不太現實的換電等等,投入非常巨大。其實蔚來的目的跟賈躍亭造車目的是一樣的,畫一個大餅然后上市,然后再慢慢弄。但是現在這個餅畫不下去了。
其他不講,定位走的確實太高端了點。
前段時間,朋友買了輛小鵬電動車,幾個人在一起嘮嗑的時候,就說了一句,怎么不買蔚來啊?
那哥們直接愣住了,“你也太看得起我了,蔚來是我們這種屌絲能買的嗎?”
然后大家都愣住了,蔚來這車營銷做的挺好的,基本上提起電動車,話題都繞不開蔚來。
按理說,這樣的電動汽車大廠,目標人群覆蓋應該比較寬,可事實上,是我們想多了。
打開蔚來官網一看,好家伙,最便宜的es6也得四十多萬。
直接全體倒吸一口涼氣,能買的起四十萬車的人應該不多吧。
看一看五菱迷你銷量霸榜好幾個月,就知道中國還是窮人占絕大多數的。
四十萬的入門價直接勸退百分之九十的購車人群。
產品的定位對于企業(yè)來講,是至關重要的。一條腿走路終究是走不遠的。
能做到今天的車企,哪一家不是產品鏈鋪開的,從十萬到十五萬,十五萬到二十萬,二十萬到三十萬,……
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,這樣的企業(yè)抗風險能力才會強啊。
所以說蔚來的產品質量我不知道怎么樣,但是如果蔚來再不加緊向下兼容市場,遲早要完。
國產電動汽車三傻(蔚來理想小鵬)可以對標國產手機三傻(華為小米OV),手機走的路就是汽車要走的路。
今天我們看到華為定位中高端客戶,對陣蘋果,小米和OV定位中低端客戶,對陣蘋果以外的國際品牌。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,我們可以肯定地說,國產手機三傻都是成功的,在智能手機領域把國際品牌逼到了墻角,一改功能機時代國貨的不舉狀況。
說回電動汽車,蔚來定位中高端客戶,對陣的是特斯拉,理想小鵬定位的是中低端(可能會得罪一部分人,后面再說)客戶。但目前三家汽車廠商都有戰(zhàn)略上的游移不定,或者戰(zhàn)略落地上的節(jié)奏失衡。
怎么理解?蔚來當然可以對陣特斯拉,但現實情況是,從品牌影響和產品品質上,都和特斯拉有較大差距,蔚來需要一個漸進戰(zhàn)略,而不是一上來就真的把自己放在和特斯拉一個秤上去比較了,從而在定價上出現偏差,蔚來需要有一個或幾個可以絕殺特斯拉的黑科技出現后,再去和特斯拉真正較量,如同華為和蘋果的較量之路。
理想和小鵬的問題是,不甘于把自己定位在中低端品牌上,非要把自己從中端拉到高端,這個其實完全沒必要的,高端市場讓蔚來去和特斯拉廝殺就好,守住中端,輻射低端才是王道。做低端并并丟人,在實力不夠或市場不認可的情況下,非去做高端,才是不自量力。
假如剎車失靈有它影子的話 按因果論應該沒未來了…
買個電車。電池還不是自己的。想想就怪。
比如買個手機,電池還要你租。你會考慮嗎?
自己留著在家溜娃玩吧!
雖然我沒買新能源車,但這三個里面,蔚來是最好的吧小鵬不好看,理想技術沒有前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