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意失荊州。
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,天意不可違。這是自古對許多重大事件的解釋。諸葛亮未出茅廬,早以算出三分天下。所以結局如此。咱不是歷史學家,只能是胡侃幾句,大家一笑而過吧!
統(tǒng)一天下取決于各國(三國)的綜合實力。
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具有強大的統(tǒng)一號令,魏國又占有了中原這個重要地區(qū),兼之曹操本為當時的政治家、軍事家及文豪。其任賢與能,身邊聚集著眾多文臣武將,還大力抑制豪強、賞罰分明丶屯田以減輕人民負擔,從而多方奠定了統(tǒng)一中國的基礎;而東吳只拒長江天險,但無文武奇才,造成烏合之眾而不堪一擊;諸葛亮雖為奇才,但蜀國屬偏僻一隅,兼之有扶不起的阿斗,形成國主無能累死千軍,至使諸葛亮的才能不能得到充分發(fā)揮,終不能統(tǒng)一天下。
成都武侯祠的對聯就是答案。————不審時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,/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(zhàn)?!鲇诿鞔?,何人所抒不記得了。
《三國演義》中諸葛亮神機妙算,但魏蜀吳三國時代的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才能杰出,其最大亮點是忠貞勤政,事必躬親,道德情操高尚,無與倫比。就蜀國而言,統(tǒng)一天下沒有諸葛亮是萬萬不行的,但有了諸葛亮還是不夠的。有人言,當時天下十三州,魏國擁有七,吳國擁有三,蜀國僅僅擁有一個州,力量對比十分懸殊。相比吳國,強大的魏國對蜀國安全的威脅更大。如果讓魏國搶占先機,打上門來,蜀國就更加危險。為了蜀國的存在,諸葛亮以光復漢室統(tǒng)一天下的名義,多次討伐魏國,積極有效地爭取主動。諸葛亮以攻為守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雖然延續(xù)了蜀國政權的存在,但要統(tǒng)一天下是難上加難。
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時也,勢也,運也。
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并占據中原經濟文化基脈。
人,才,物逐步沒落,乏善可陳。
以上即使諸葛亮神機妙算,也無法一統(tǒng)天下。
謝謝,被邀!違民意吧!連年的打仗!老百姓沒有得到很好的生息休養(yǎng)!從這點上說,人無論多聰明!一定要從為大家的利益上出發(fā),而不是所謂…………
諸葛亮說了: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,人不可強也。
真想引經據典寫上500字,俺也不想強也[捂臉]
諸葛亮是戰(zhàn)術大師,卻不是戰(zhàn)略大師?。。?zhàn)略錯了,戰(zhàn)術再厲害也是徒勞!??!像張良才牛逼:運籌帷幄,決勝千里!?。?!
諸葛亮從一出山,就沒打算統(tǒng)一天下,理由如下:
他很聰明,絕不下于水鏡先生。
不管是《三國演義》中被神話的諸葛亮,還是《三國志》里有比較中肯評價的孔明,兩個形象疊合在一起,交集里的他依舊是中國歷史文才武略第一人,如果說“草船借箭”“引東風”有假,那《隆中對》《出師表》總假不了吧,有人統(tǒng)計過,一篇《出師表》造出了20多個成語,我們略略管中窺豹一下,那些沒有流傳下來的兵書戰(zhàn)策,治國方略心得應該有多么詳備,這樣的才華,他絕對不會不如水鏡先生司馬徽。
司馬懿和司馬徽可是一個家族的,兩家相距不過一個黃河,司馬懿黃河北,司馬徽黃河南,而司馬家族在當時可是世家大族,所以司馬懿和司馬徽的知識水平應該是一脈相承,司馬懿拼頭腦拼不過諸葛亮,司馬徽肯定也不會比司馬懿高明多少,而且三國中記載:諸葛亮和崔州平,司馬徽應該都是平輩論交,所以司馬徽說出的那句“孔明得其主,而未得其時”,精通天文地理的諸葛亮心里是清楚的。
再說能做出《隆中對》的人,是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大勢,成敗在民心這種道理的,當時的大漢已經式微,民心已經趨向背面,諸葛亮不會看不到這一點,因為司馬懿都看出來了,司馬懿在曹操赤壁戰(zhàn)敗后對曹操說:“丞相并非敗于兵將懈怠輕敵,而是敗在天意,大漢雖然民心漸失,但民心大部分依舊向漢,只有等過個幾十年,丞相把自己的四個州郡治理好,大漢民心盡失的時候,就可以兵不血刃統(tǒng)一孫劉了?!?/p>
人生的精彩選擇。
劉備三顧茅廬強要諸葛亮出山,諸葛亮半推半就并非假意,理性對他說不可,感性卻讓他還想姑且一試,于是做出了或許可以為東漢王朝的社稷逆天改命的《隆中對》。
為什么說出山是諸葛亮人生的精彩選擇呢?
因為假如諸葛亮既要找對一個可以完全相信他的主公,又要找對歷史車輪所向的一方勢力,在當時的三國是沒有這樣合適機會的,北方的曹操自己就有雄才大略,諸葛亮如果跟隨曹操,平生所學估計是沒法施展的,而東吳的孫權政權差不多就是一個雄踞一方的家族政權,幾乎沒有開疆拓土的打算。諸葛亮更不可能去追隨了,所以放眼當世,要么出來轟轟烈烈地展示一下人生價值,要么一直做一個隱士終老山林,諸葛亮一權衡,自然選擇人生過得精彩一回了。再說有些事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是一種高尚的人生追求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