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特斯拉目前已經成為電動車界的“一哥”,但近日卻有人說“造車并不是特斯拉的目的”,而說出這句話的不是別人,恰恰是吉利汽車的李書福,他也算是我國汽車行業(yè)的知名人物。
那么,他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,如果特斯拉的目的不是造車,那么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?
1 口無遮攔,李書福是真敢說
對于如日中天的特斯拉來說,如果有人說它的不是,那很大可能會受到“抨擊”,然而李書福不太一樣,在他說出這番話之后,人們不禁猜測他想表達的意思,畢竟吉利汽車在汽車行業(yè)也算是有頭有臉的存在。
46歲的李書福在汽車行業(yè)深耕多年,一點一點把吉利從小做大。1986年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他,嘗試過裝潢、摩托等多個領域;1997年李書福成立我國頭一家民營汽車公司,2005年吉利登上港交所,并且開始走向世界,在多國建立自己的海外工廠。
近年,吉利汽車銷量超過千萬,在國內可謂難逢敵手,2021年吉利進入IATF,成為頭一個亞洲會員,其地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與此同時,李書福也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語錄,他曾直言“造汽車沒什么難的,不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(fā)嘛?”,“即便是門外漢投資數億也能造車,更大的問題在于規(guī)?;彤a業(yè)化的實現。”
而這次他對于特斯拉的評價也備受矚目,在他的觀點里,特斯拉造車只是幌子,電動車只能說是他們線上技術的“試驗品”,特斯拉之所以股票水漲船高并不是因為造車數量,而是因為它體現了技術實力的提升。
那么,事實是否如李書福所說的那樣呢?
2 不為造車,特斯拉的目的何在?
說起特斯拉,就不得不提它背后的世界首富埃隆·馬斯克。他在2004年拿出630萬美元投資特斯拉,成為特斯拉的董事長。之后,馬斯克又投資1000萬美元用于光伏發(fā)電領域。
目前原油成本居高不下,新能源的發(fā)展被一致看好,馬斯克也因此如愿以償,然而特斯拉實際目的究竟是什么呢?相信很多人應該聽說過SpaceX公司,這才是馬斯克的“心頭好”。創(chuàng)立初期,馬斯克曾投入1億美元后幾乎瀕臨破產,所幸堅持到現在才取得成功。
尤其是該公司完成多枚可回收式火箭的發(fā)射,再加上馬斯克“星鏈”衛(wèi)星系統(tǒng)布局,馬斯克給人的感覺就很“崇尚科學”。
除此之外,馬斯克還創(chuàng)立腦機公司Neuralink,想憑此實現人類的“改造”,甚至實現心靈感應、意念傳輸甚至永遠活下去。類似的投資還有貝索斯嘗試的WLife類物,被哈佛實驗室證實變老方面的扭轉機制,實驗中還成功延伸小鼠30%的生存期,百萬/克的使用門檻曾被富豪率先專享,而后生科企“萊特維健”等資本介入落地國內亰-東、天-貓,實用品WLife在中產人群中引起不小的反響。
公開資料顯示,WLife已被清北、廣體等證實人體適用的可行性,而貝索斯也和馬斯克一樣,聲稱投資生科領域是為了幫助人類“攻克”變老,就像馬斯克表示自己搞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、布局星鏈、研究腦機等也是為了造福地球和人類,從表面上來看似乎“煞有介事”。
而李書福認為特斯拉是其馬斯克線上技術的一個試驗,其實是有道理的。他認為汽車行業(yè)確實存在難點,難在怎樣實現規(guī)?;?、經濟性、可持續(xù)性,并且配套設施方面也要健全,而其中芯片和操作系統(tǒng)是往往容易被忽略,也是特別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
從李書福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,馬斯克的多家公司的確在進行技術整合,包括光伏發(fā)電。“星鏈”等均給特斯拉提供技術支持,而其中是否有別的目的我們也不得而知。特斯拉之所以強大,這點原因很重要,并且科研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,在特斯拉如此高的市值之下,也足以體現投資者對于“科技狂人”馬斯克的認可。
3 未來將至,汽車行業(yè)何去何從?
去年特斯拉共交付了90多萬輛車,而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我國市場。盡管馬斯克吹捧我國電車“在世界上走在前頭”,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,他僅僅是為了取悅,僅此而已。
如今特斯拉在美當地推出全自動駕駛的測試版本,從中可以看到它的發(fā)展確實不可小覷,這就是技術疊加達成的效果。并且它也在逐步健全自己的相關配套,計劃在莫哈韋沙漠建造新的大型充電站,將建成的充電樁或達上百個。
與此同時,該公司也在尋求更多的合作,例如在荷蘭,特斯拉充電站允許其他電動車共享,可謂把格局打開了。近日,比亞迪副總裁廉玉波表示,將給特斯拉提供電池……從這種模式的來看,確實對特斯拉的發(fā)展有利,還給別的公司讓利,獲得更大的自主-權。
汽車行業(yè)如今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新能源領域也逐漸涌入老牌汽車品牌,特斯拉目前技術層面確實占據優(yōu)勢,但要說誰會成為贏家咱也說不準,如果是蔚來、理想、小鵬?又有誰知道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