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,趙本山登上春晚表演小品 《相親》,他憑借徐老蔫的形象一夜紅遍大江南北。
雖然在春晚舞臺一夜爆紅,可是他內(nèi)心卻反復(fù)經(jīng)歷著煎熬,向妻子提出離婚始終說不出口。
幾天之后,他和妻子提出離婚兩字時,妻子的表現(xiàn)讓他驚訝,她是那樣的從容,好像沒聽見一樣。
她只是繼續(xù)忙活著手中的活,吆喝著女兒別玩耍了,快來吃飯。
其實,她知道這一天終究會來……只是沒有想到會來得這么晚。
風(fēng)雨過后不一定有彩虹
葛淑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(nóng)村姑娘,踏踏實實干活,本本分分做人。
父母去世得早,她的姐姐和哥哥也先后成家了,
因為父母去世得早,所以她知道沒有什么依靠,這造就了她要強的性格。
趙本山同樣是一個苦命的孩子,母親在他六歲那年去世,后來父親也走了,
二叔是一位盲人,看孩子太可憐,就教他學(xué)習(xí)三弦,跟他一起賣藝混口飯吃。
眼瞅著這個苦命的孩子一天天長大,二叔覺得該讓他成家了。
趙本山和二叔說:“叔,幸好有你收留,我沒有被餓死,我可養(yǎng)活不了媳婦?!?/p>
二叔和他說:“傻孩子,你總得有一個家??!”
緣分還是到來了,在趙本山22歲那年,親戚幫他介紹了石龍老葛家的姑娘,也就是19歲的葛淑珍。
這位鄰村的姑娘和趙本山有著同樣的經(jīng)歷,在聽了親戚講起他的生活時也落淚了。
那時候結(jié)婚不像現(xiàn)在這樣大操大辦,他們認識沒多久就結(jié)婚了。
他們當(dāng)時的婚房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,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,
無論怎樣,趙本山總算是一個有家的人了,二叔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。
因為從小一直跟二叔跑江湖賣藝,所以農(nóng)活他也不會做什么,基本上都是媳婦一個人在操持。
在葛淑珍的心里,只要他能給我一個家就夠了,自己別的東西不會,田間地頭的活她還是不輸給別人的。
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,丈夫雖然農(nóng)活干不來,可是給她唱上兩段,拉上一會三弦,她就心滿意足了。
一年之后,她們的女兒出生了,趙本山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之中。
葛淑珍仍然盡心盡力操持著一家人的生活,從來不抱怨生活有多艱難,再累再苦也是有家的人了,這一切讓她很知足。
三年之后,他們又有了一個兒子,正所謂好事成雙,是多么幸福的事。
然而,兒子剛出生時就患有心臟病,為了給兒子治病,他們花光了所有積蓄。
兒子讓他們本來就貧寒的生活雪上加霜,趙本山每天奔波在外,只為能讓兒子早一天好起來。
葛淑珍在家操持著家務(wù)和農(nóng)活,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,趙本山演出到家也是馬上就走,因為要繼續(xù)賺錢。
后來趙本山聽說遼寧正在舉辦戲曲比賽,他果斷報了名,憑借《摔三弦》中扮演盲人角色脫穎而出。
他對盲人的刻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,這一切只是因為自己的二叔是盲人,每天陪伴在他身邊當(dāng)然再熟悉不過。
鐵嶺劇團被這位年輕人的表演所折服,不久之后就把他調(diào)到了團里工作。
到了劇團之后,他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,兒子的身體也慢慢好起來了。
趙本山那時只有一個念頭,努力地賺錢,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好起來。
“枕邊人”才是一個要強的人
現(xiàn)實的生活如他所愿,正在一天天好起來,
他們在團里分到了一個不錯的房子,妻子和孩子一同進了城里。
從農(nóng)村來到這里,她覺得有些不習(xí)慣,每天沒有那么多的農(nóng)活,除了照顧孩子就是做家務(wù)。
從農(nóng)村來到這里工作,趙本山倒是有了如魚得水般的感覺,他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。
葛淑珍依然每天惦記著家里的那些農(nóng)活,經(jīng)常和丈夫聊起地里的莊稼,可是丈夫每天回來累得倒床就睡。
葛淑珍和他幾乎沒有什么交流了,每天也只能是和孩子說幾句話,她開始想念鄉(xiāng)下的生活了。
那段時間確實是他最忙碌的時候,每天演出六七場,吃飯的時間都擠沒了。
他成了劇團里的臺柱子,在藝術(shù)這條路上可以說是不可限量。
高強度的工作讓他一身疲憊,可是一位叫馬麗娟的姑娘出現(xiàn)了,
那一年,趙本山30歲了,從小到大他還沒有這樣的感覺,只要遇到她,他就有些手足無措。
這位姑娘面容姣好,有一種人淡如菊的氣質(zhì),這跟自己的妻子完全不同。
雖然每次見到這姑娘他都有些無措,可是他知道自己早已是有家室的人了,還是不要想沒用的。
他深深懂得,妻子為那個家操碎了心,如果不是她硬扛著,自己哪會有今天?
葛淑珍雖然是一個老實人,可是她不是一個傻女人,能感覺出丈夫和自己正在慢慢走遠。
她也開始注意起穿戴和打扮,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城里的姑娘,然而這一切并沒有能讓他們回到從前。
趙本山在春晚一夜紅遍大江南北后,他們的生活也就算是走到了盡頭。
在春晚的大舞臺上走紅之后,他的人生更是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妻子每年見到他的日子更是奢望了。
其實他也知道和妻子自己漸行漸遠了,可是每每想到妻子為了照顧他和孩子的犧牲,他就什么也不敢多想了。
想和妻子提離婚這件事一直折磨著他,提出來有愧于妻子,不提自己很煎熬。
他知道無論怎樣,他對于妻子而言就是一切,在下了一整晚的決心后,他從遠方回到了家。
剛到家時,妻子正在做飯,在妻子身邊轉(zhuǎn)悠半天之后,他說出了那一句話。
我們還是離婚吧!妻子聽到之后沒有什么反應(yīng),隨后喊孩子們開飯了,
走南闖北的趙本山這一刻反而愣神了,自己把妻子想得太過普通了。
吃完飯之后,妻子同意了離婚,那個慌亂的人原來是自己,那一刻讓人自慚形穢。
這個女人讓這個男人發(fā)自心底的疼惜,當(dāng)然或許也只是一剎那吧!
農(nóng)村大姐的華麗轉(zhuǎn)身
一九九一年五月,葛淑珍得到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。
結(jié)婚時,他們一貧如洗,可是她卻覺得擁有很多。
離婚時,他把孩子,車和房,二十五萬積蓄都給了她,
她并未覺得自己得到了什么。
趙本山臨行前和她保證,無論以后家里發(fā)生什么事都可以找他,他會一直照顧她和孩子們。
在1991年,25萬的存款和房意味著什么?她不需要工作都可以很好地生活。
葛淑珍從離婚那天起,就知道在自己的生命中可以忘掉這個男人了。
雖然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不存在問題了,可是這樣的生活是讓人沒有安全感的。
這些錢她一分也不敢亂花,讓它們每一分都躺在銀行里。
此時的她自己是30多歲的女人了,自己也沒有什么一技之長,只能找一些不復(fù)雜的體力工作。
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飯店里刷盤子,當(dāng)他領(lǐng)到第一個月工資200元時很高興,用塑料袋一層一層地包好,生怕錢丟落。
在同事眼中,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大姐,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和過往,只知道她是一個很勤奮和大氣的女人。
她的世界里,除了刷不完的盤子就只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了。
在離婚的第二年,趙本山和那位姑娘結(jié)婚了。
她在親友那里知道了這件事,此時的她看不出悲傷。
或許她心中還有一些希望,也許有一天那個男人累了,還會回到這個家。
只要自己不再嫁人,他們就還是一家人。
她每天除了埋頭工作就是照顧好孩子,外邊的事情再也無睱顧及,然而揪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(fā)生了。
她的兒子疾病突發(fā),沒有搶救回來,她痛哭到幾次昏厥,在很久一段時間都生活在痛苦之中。
兒子的離去讓她悲痛到極點,當(dāng)時的她大病一場,幾個月后她又重新站立起來,
她只想著一件事,努力工作,好好生活。
沒讀幾天書,大字不識幾個的她,經(jīng)歷過很多工作,
保潔、護工、擺攤兒、發(fā)宣傳單這些都做過。
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,但是勤能補拙,只要付出了,總是會有回報的,她堅信著這個樸素的道理。
一次她正在餐館用抹布抹著桌子,耳朵傳出那個人的笑聲,
原來電視節(jié)目里正播放著他的小品,吃飯的客人聊著電視節(jié)目,
他們說:“趙本山當(dāng)年是個窮小子,現(xiàn)在人家成了大明星,看看人家這運氣?!?/p>
話音剛落,一聲清脆的碎裂聲,讓屋里靜悄悄了,只有電視里觀眾的笑聲在依然。
她出神時把碗推到了地上,老板聞聲走了過來,只是輕撫了下她的肩,轉(zhuǎn)身離開了。
下班之后,她一個人走在路上,眼神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。
她知道,從這一刻那個人永遠不會回來了,他的高度自己需要仰望都看不到了。
這個堅強的女人,在睡醒一覺之后又早起上班了,雖然自己兒子已經(jīng)沒有了,但是可愛的女兒要依靠她。
她要把女兒培養(yǎng)成有用的人,讓女兒好好讀書,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,不要活成自己的樣子。
從葛大姐成為了葛老板
她在女兒身上的心血沒有白費,一九九九年,女兒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被大連外國語學(xué)校錄取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如果說當(dāng)時她的淡然是硬撐,那么現(xiàn)在的淡然就是放下了。
趙本山知道女兒考到了外國語學(xué)校,不久之后就給他們在學(xué)校不遠處置房,
女兒不放心媽媽一個人,幾次央求才把母親帶到了身邊,于是她照顧女兒飲食起居同時又開始了打工生活。
她知道,這樣的年紀(jì)體力是一年不如一年,想讓生活有本質(zhì)的改變那就得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。
因為有過幾年餐飲的工作經(jīng)歷,所以她對這一行業(yè)還是駕輕就熟的。
此時的她仍然在給別人打工,可是在她下班的時候,就開始留意起租房信息了。
當(dāng)女兒學(xué)習(xí)期滿工作之后,她就辭舊了原先的工作,兩萬元談下一個鋪面。
這個鋪面從前也是一家餐館,可是因為經(jīng)營不善倒閉了,原班廚師服務(wù)生只能再找工作。
而她把所有人全留了下來,打工多年,知道換工作意味著什么,再說自己也得招人。
“因為自己淋過雨,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。”這句話用在葛淑珍身上一點不為過。
用推己及人的溫暖化解別人的悲傷,這就是最難得的善良。
“價高量少”是這家倒閉飯店存在的問題,她本身是個實惠的人,這件事寧肯賠錢她也做不出。
東北菜量到底有多大?葛淑珍餐館的豬肉燉粉條說明一切了。越是看起來窮的地方,菜量就越大這話一點沒錯。
這種小館子,十張八張桌子,通常飯店的面積和盤子的面積成反比,她家的菜量就是大。
一道三絲爆豆,先不說廚師手藝,就那菜堆水平都讓人佩服,任何人夾一筷子都有塌下來的危險。
雖然每天客源不斷,可是幾個月下來還是虧損狀態(tài),女兒知道后和她說:“你這么實在,天天請人白吃,都該享清福的年紀(jì)了,就別瞎折騰了。”
東北人熱情好客是出名的,葛淑珍這可以稱為是典型了。
有人勸她,那個人早就是名人了,你不如借借他的力。
當(dāng)然這話說了等于沒說,如果她最初要是這樣想的話,餐館都不會開了。
她依然每天賠錢賺吆喝,仍然展示著東北人的好客。
在這樣的堅持下,回頭客越來越多,好多還是外地人,半年之后她的餐館扭虧為盈了。
一直到了她年入百萬時,仍然沒有人知道她的真正身份,只以為她是一個普通的東北大姐。
女人不管遇到的男人多么強大,都不如自己優(yōu)秀,這句話刻入她的骨髓。
父母會老,老公會走,朋友幫得一時,幫不了一世。
能自己辦的事就自己盡力去做,除了自己,沒人能靠一輩子的。
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樣頂起一片天,也能賺錢養(yǎng)活一家人。
離婚30年,她沒有說出過那個男人半個“不”字。
那個人她或許仍然放不下,但是她知道感情這件事難以左右,而生活可以。
雖然她沒讀過幾天書,但是要比很多讀過書的人活的更通透。
她除了物質(zhì)越來越豐富,心靈也會越來越豐盈。
這其實才是我們每個人想要的生活,不為別人而活,只為自己而活。
告訴這個世界,我們不虛此行,我們沒有白來過。